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贾玲减重100斤看快速瘦身:效果显著但隐患多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8: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贾玲减重100斤看快速瘦身:效果显著但隐患多

明星减肥又一次霸榜热搜。贾玲发微博称自己在一年里成功减重100斤,这条微博的点赞量与转发量都已经超过100万。励志减肥的贾玲,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共鸣。但快速减肥的付出固然励志,但快速瘦身带来的模仿效应,从运动科学和健康价值观的角度来说,并不值得推崇。

01 一年减重100斤,可以但没有必要

对体重基数较大的人来说,理论上来说一年减重100斤完全是可能的,甚至是合理的。

如果把100斤体重平均到一年52周,也就是平均每周减重1.92斤(0.8公斤)左右。根据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的建议,每周减重速度在1-2磅(0.45-0.9公斤)是相对合理的。

对于大体重基数的贾玲来说,这个减重速度是完全合理且可接受的,但前提是匀速减重。

细究《热辣滚烫》的预告片可以发现,当中有不少贾玲还未减肥的镜头。而又有网传这部电影是翻拍自日本导演武正晴的《百元之恋》。

在《百元之恋》中,女主尚未减重的篇幅占比超过50%,假设《热辣滚烫》与《百元之恋》的剧情前后出入不大,那么贾玲实际的减重速度绝对是远远大于安全减重速度的。


百元之恋女主

这意味着在前期将近一半的拍摄过程中,贾玲需要在保持原有体重不减肥的状态下,完成高强度的拳击训练。然后再在剩下的时间里,快速减重100斤,同时完成后续的拍摄任务。这个目标想要达成,对训练和饮食的安排无疑是极为苛刻的。

快速减重的方法少说也有十来种,但如何在安全范围内成功减重且长期保持合理的体重与体脂率才是关键。

2023年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一项综述研究表明,对于大部分减肥者来说,减肥成功后的半年时间都是最关键的体重保持阶段。如果半年后体重开始反弹,大概率一年左右就会恢复到原来的大体重状态。反之,如果半年后体重依旧能维持,那么三五年左右的时间,体重都能很好的维持在某个状态。

然而贾玲在微博中写道“一晚上吃了30块威化饼干”、“这一年真的好饿好累,像过了一辈子”。其好友张小斐也发微博表示说贾玲已经忘了火锅烧烤炸鸡麻辣烫是什么味道。

这都难免会让人担忧贾玲后续的体重维持情况,甚至是其情绪健康状态。

可以说明星快速减肥本质上还是工作需要,普通人减肥还需循序渐进,快速减肥是可以,但没必要。普通人如果被明星极端瘦身潮流所裹挟,建立了不切实际的体重目标,采用了错误极端的减肥方法,那么即便是意志坚强、对自己狠得下心,最终也难以获得美丽加分的结局。

02 快速减重,危害不小

不可否认的是,快速减重对大部分有决心的人来说都是能成功并且有效的,不论是7天还是21天,咬咬牙总能坚持,效果也大概率不错,而且时间越短,效果似乎也越好。

然而,暂且先不说这里面减少的体重到底有多少是水分,短时间内快速减少体重对身体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负担。

快速减重对个体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轻则皮肤松弛、肌肉流失、代谢紊乱,女性还会出现闭经、女性运动员三联征等症状,重则会引发进食障碍、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女性运动员三联征

艺人袁弘转发贾玲微博,直言不敢相信贾玲真瘦了100斤,且体脂率只有10%左右。10%这个数值对于男生来说都已经是一个比较低的体脂了,而如果一个女性的体脂到了10%,那么她的身体状况大概率是不健康的。

女性想要维持在10%左右的体脂势必要制造出一个很大的热量缺口,这将会极大增加女性运动员三联征的风险:低热量摄入量会导致低能量可用性,高能量消耗量会导致闭经,而闭经则会引发骨质疏松症。

事实上,女性也需要脂肪来产生和存储雌激素,将体脂率保持在20%-25%左右才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另外,快速减重后想要维持体型和体重则更是难上加难。减重后生理反应导致代谢速度下降、内分泌紊乱;环境影响如假期放纵,工作应酬和饭局;以及长期节食导致心理对于食物的过分渴求。每个因素对体重维持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就像贾玲自己在微博里说的,一个晚上连续吃了30块威化饼干,这无疑是一种报复性进食的行为。报复性进食其实是暴食症的一种表现,如果不加以干预,后期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进食障碍。

更多案例能够说明体重维持的困难,爱喝奶茶的周杰伦、日常小红书减脂餐打卡的尹正、只吃黄瓜和鸡蛋的张天爱。即使是需要长期保持体重的明星,依然会因为体重反弹而被挂上热搜。

快速减重危害不小,其得来的减重效果更可谓是「易攻难守」。更加需要警惕的是,快速减重所提倡的价值观很容易将瘦身心切的人引导到减肥药、抽脂等更加不健康的减重方式上。


司美格鲁肽

马斯克曾表示自己使用司美格鲁肽月瘦27斤,不仅让许多趋之若鹜购买减肥针的人切身体会了各种副作用,更是让真正需要司美格鲁肽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一针难求。而一直以来因为抽脂手术愈后不良而殒命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03 需要减肥明星,更需要运动明星

明星减肥的影响力向来都能赚一波热搜,不可否认他们的意志力确实坚强。但需要明确的是,他们
在短时间内减掉大量的体重,体现的是一种职业精神,而非健康生活方式的传递。

瘦身无捷径,普通人需要像是帕梅拉和刘畊宏这样的运动明星,来引导更为健康科学的减重方式,也需要彭于晏、吉克隽逸等身贴健康标签的明星来引领健康审美,而不是盲目跟风艺人明星短时间内暴瘦几十斤的潮流。

快速减重的手段再多再好,终归不可持续,只有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才是持久的健康体重管理。

更重要的是,大众需要建立正确的身材与健康观念:不超重无需减重。

目前国际上对于超重的判定标准为BMI大于25,BMI超过30则为肥胖。另外也需要结合腰围指标来综合考虑,男性腰围大于102cm,女性腰围大于88cm,则可以认定为肥胖。

即使减肥成功后,也需要始终保持锻炼习惯,保持能量平衡;依然保持减重时的进食原则,适当但缓慢的增加摄入;同时也要做好预期管理,做好体重反弹的心理准备,避免自暴自弃。

本文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练GymSquare”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