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汽车南站关停 汽车客运出行的时代过去了吗?
杭州汽车南站关停 汽车客运出行的时代过去了吗?
8月15日晚7点,随着最后两趟营运大巴开出杭州汽车南站,这个服务了杭州36年的汽车客运站结束运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最后一趟长途班车驶离汽车南站
乘客的告别
在汽车南站关停前,许多乘客特地赶来道别。来自桐庐的奚琳炜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在汽车南站坐了二十年的班车,最近五六年几乎天天来。"因为工作原因,常常卡点到车站,时间久了,工作人员在得知情况后时不时会留意多等待我一小会,挺照顾我的。"
特地和工作人员道声别的奚琳炜
诸暨小伙小黄和小伙伴们则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汽车南站。他们一大早从诸暨出发,转了三趟公交、一趟地铁外加一趟水上巴士到达汽车南站,并特地带来了2022年、2023年以及最后一班车次的纸质车票,跟最后一趟班车来了个合影。
从诸暨赶来乘坐杭州汽车南站最后一班车的乘客展示车票
从鼎盛到关停
1988年,位于江干区秋涛路407号(秋涛路和东宝路交叉口)的汽车南站建成使用,主要承担杭州南向长、中、短途旅客运输任务,班线主要辐射浙江、广东、福建三省。
在过去的36年里,杭州汽车南站也逐步迎来了它的鼎盛阶段。2012年10月1日当天,整个汽车南站发送旅客突破了5.7万人次,为历史最高。平时的客流量基本都在1.9万人次。
第一次搬迁前的杭州汽车南站
转折点发生在2013年。当年7月1日,杭州火车东站正式启用,多条高铁接入,客观上吸引了大量原本是汽车站的乘客。加上杭州汽车南站在2019年、2021年的两次搬迁,汽车南站的日均客流量只剩下了600到800多。
2023年8月初,原定于浦沿汽车南站选址地块进行规划调整,部分地块原为商业服务业用地兼容居住用地兼容社会停车场用地,拟调整为居住用地兼容商业服务业用地兼容社会停车场用地。新的汽车南站规划就此终止。而关停后汽车南站原有班线,根据此前杭州市交通局发布的公告,将依据原线路走向,就近分配到杭州火车东站汽车站以及杭州客运中心站。
汽车客运出行的时代过去了吗?
10年前,杭州人长途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是大巴,公路客运量占杭州全市总客运量的近七成。2020年,杭州铁路客运量首次超过了公路客运量,高铁成为杭州人长途出行的第一选择。相比2014年,2023年杭州公路客运量下降了76%,铁路客运量则上升了104%,航空客运吞吐量也增加了六成。
8月15日,航拍下的杭州汽车南站
在浙江,自2016年至2023年,全省三级及以上客运站从204个下降到113个。而根据相关报道,2023年以来,广州市罗冲围客运站、海口市汽车东站、武汉市汉口北客运中心、成都市五桂桥汽车站、南昌市青山客运站等相继关停。仅在2021年,广州市撤离和关停的客运站就达10家,而整个广东省关停的客运站达42家。
汽车客运站纷纷关停,背后折射出的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出行方式改变。不禁要问,汽车客运出行的时代过去了吗?
"其实我们这趟车从2017年开行进杭州南站以来,客流量一直都算稳定的。"在杭州汽车南站关停当天采访时,开行最后一班长途车的司机王旭升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在杭州市区专门设置了一些方便乘客上下车的站点停靠。"
今天结束在汽车南站运营后,终点站设在火车东站汽车站,"东站的客流量还是蛮大的,到时候可能这趟车上座率会更高。"王旭升表示。
"目前杭州长运也在积极探索与其他企业合作,开行城际站点巴士。"杭州长运集团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到现在,在前期试点反响不错的情况下,杭州长运已经先后开通了桐庐、建德等市内以及市外安吉、南浔等城际站点,通过在城区设置便捷的乘客点位吸引乘客乘坐。
分析根本原因,不难发现,长途汽车的优势不外乎价格实惠,站点多乘坐方便,不用大费周章跑到专门的汽车站。
而在客流量和营收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汽车客运站的转型则成了必然。2023年7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的通知》,以优化布局、调整规模、拓展服务和综合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促进道路客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其中,在站点布局上,变"单一大站"为"多点串联"的分散式布局体系,实现与高铁、民航场站一体衔接;在功能设置上,在站内为旅客提供餐饮住宿、旅游咨询、购物消费、车辆租赁等多元化服务;在服务模式上,信息化、智能化的售票系统和乘车引导设备将更加普及,线上线下联动式服务将成为常态。
此外,还需坚持公益属性。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刘振国撰文表示,针对不同类型的汽车客运站,推动出台差异化的土地、财税等扶持政策,对公益性服务给予运营补贴,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