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年玉米价格波动分析与2025年市场展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7: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玉米价格波动分析与2025年市场展望

2024年,中国玉米市场经历了一轮复杂的行情波动。从年初的高位回落,到年中的短暂反弹,再到年末的再度下行,玉米价格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先跌后涨再跌"特征。这一轮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更折射出全球农产品市场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01

2024年玉米价格波动回顾

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玉米日度均价呈现明显的波动走势。年初,玉米价格处于全年高点,1月初达到2420.01元/吨,较2023年9月2日的高点2880.26元/吨下跌15.80%。此后,受市场供需格局宽松影响,玉米价格持续偏弱运行。

春节后,随着主产区收储消息的提振,市场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但二季度,由于东北和华北主产区玉米售粮进度慢于上年,而需求端未能有效跟进,玉米价格再度步入下行通道。4月份,玉米价格开始逐步下跌,二季度末主产区基层售粮进度收尾,小麦上市季节的到来进一步压缩了玉米购销空间。

进入三季度,尽管国内玉米供应量同比增加,但下游养殖业处于淡季,加之深加工行业开工率下降,需求疲软拖累了玉米价格。9月底,玉米价格刷新年内低位,跌至2080.14元/吨,较2023年年末低点2422.26元/吨下跌14.12%。

10月份,随着新季玉米开始上市,基层惜售心态推动玉米供应偏紧,价格逐步企稳回升。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全国玉米年均价为2288.05元/吨,较2023年全年均价下跌435.05元/吨,跌幅达15.97%。

02

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2024年玉米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供需失衡:2023/2024年度,中国玉米产量达到2.70亿吨,同比增加2847万吨。同时,进口量达到2340.66万吨,同比增加469.63万吨。然而,下游深加工及饲料行业的总消费量仅为2.58亿吨,导致年度供需差扩大至3590万吨,供需失衡成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2. 政策调控:国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具有重要影响。春节后主产区的收储消息曾一度提振市场,而后期政策性拍卖和进口调控则对价格形成压制。

  3. 国际市场影响:2023年,中国玉米进口量达到2713万吨的历史第二高水平,全球玉米市场的供需变化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农业农村部专家指出,我国玉米市场相对稳定,2023年1-8月价格跌幅比国外低5-6个百分点。

  4. 天气因素:2024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天气状况对玉米产量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东北地区因内涝导致产量下降,华北地区则因旱涝交替影响单产,这些都对市场价格产生间接影响。

03

2025年玉米市场展望

展望2025年,玉米市场供需格局预计将发生转变。卓创资讯预测,2024/25年度新季玉米产量将降至2.5917亿吨,同比减少1110万吨。需求方面,随着生猪存栏逐步增加,饲料玉米需求有望同步增长。同时,玉米价格持续低于小麦,使得饲料小麦替代优势不明显,进一步支撑玉米需求。

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显示,2024/2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为12.1435亿吨,略低于上月预测的12.1789亿吨。中国玉米产量预计达到2.94917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2024/25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可能大幅减少,国内供需格局趋于紧张。

在供需差收窄的背景下,2025年玉米价格有望逐步上涨。预计一季度将呈现震荡上涨态势,二季度先跌后涨,三季度整体上涨,四季度新季玉米低开高走后下跌。全年价格高点可能出现在11月份,低点则可能在1月份。

04

政策建议与市场应对

面对2025年的市场变化,相关各方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1. 政策层面:建议继续完善玉米收储政策,适时启动新增储备收购,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加强对进口的调控,合理利用国际资源。

  2. 企业层面: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采购节奏,避免盲目跟风。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则需要提前做好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3. 农户层面:农民朋友应关注天气变化和市场信息,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在售粮时要充分考虑成本和收益,避免过度惜售或盲目抛售。

2024年的玉米市场波动,既是对市场各方的一次考验,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2025年,随着供需格局的转变,玉米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各方需要在把握市场趋势的同时,注重风险防范,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