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夜即事》里的宝玉:伤春怀人,不慕功名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9: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夜即事》里的宝玉:伤春怀人,不慕功名

《春夜即事》
贾宝玉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春夜即事》诗是主人公贾宝玉伤春感时情怀的别致的流露,同时也较深地、生动地反映了他的性格特点。首联“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两句,是写宝玉身在怡红院卧房之内,躺在床上安歇的春夜情景。上句以轻软灿烂如云霞的彩色丝织就的衾被、帷帐衬托出贾宝玉卧室装饰之精丽华富,然而“任铺陈”三个字却又表现出他的自由不拘、放纵不羁宽待侍婢丫头的性格,在别个主子的房间里的卧具是绝不允许任意铺摆的。宝玉从不摆少爷主子的架子,对自己身边的侍女张口闭口的以“姐姐”相称;在他的房间里没有“主尊奴卑”的不可逾越的戒律,一般说来怡红院里主仆间的气氛是谐和的,可说是大观园里比较自由的一片土地。夜幕降临,是人们休息的好时候了,寝具的鲜明色彩点出了诗人心中春意之浓。下句转入天色已亮,诗人不用“五更”而写“蟆更”,不唯新颖别致而且含有新意。“蟆更”即“虾蟆更”,也就是五更过后百官入朝朝见皇上的更点。据明代郎瑛《七修续稿》引《蟫精隽》云:“宋内五鼓绝,梆鼓遍作,谓之虾蟆更。其时禁门开而百官入,所谓六更也。”隔着一条巷子听见催促百官入朝的六更鼓声,似有似无、飘忽不清,这既可表示春意倦人、夜梦留连:使宝玉在天已大亮仍听不清报时更声;但是也同时表露出宝玉不羡做官、厌恶经济仕途的性格:虾蟆更为百官而敲,又与我宝玉何干,何须听它的指挥,一击而两鸣的手法耐人寻味。

颔联“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是写:天光大亮,放眼窗外,方知正在下着淅沥春雨,在枕上感到一丝料峭春意,心里仍然在如醉如痴地系念着刚刚在梦中还相聚会的伊人。然而,这毕竟是梦,梦醒后伊人当然不在身边,于是由失去伊人的孤单而进升为一股心灵上的颤栗。这含义当是“轻寒”二字最好的注脚了。诗到这里,读者还不好妄测“梦中人”究竟是哪个,只需琢磨颈联两句便可了然于心了。

颈联“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从字面意思看是说点燃了一夜的蜡烛残干上挂满了泪水般的烛液,说窗外一丛丛被春雨浇湿的朵朵春花仍在被雨水敲打。这本应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但是作者妙笔生花,先用“泪”字,“愁”字将物拟人,使景物一下子活了起来,然后更加上“因谁泣”、“为我嗔”的点睛之语,便赋予这两个句子以更加丰富的内容。这种移情手法的运用,达到了不同一般的效果,句意是说:似乎蜡烛也颇解主人公伤春心理,为他流下了同情之泪,被雨水浇打的春花也为主人公的思春痴情而生气娇嗔。此外,恐怕这两句诗也还有进一层对“梦中人”的影射作用。凡熟悉《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读者,谁不承认林黛玉是多愁善哭,常常会触景生悲、触物生情的泪美人呢?《红楼梦》对黛玉的刻画使用的是最细腻的笔触,凡有她的踪影处,几乎都可看到她的眼泪。……如此说来,主人公从“烛泪”、“花愁”的景物看到的,正是深深印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梦中人”,正是黛玉泪光盈盈、含颦带愁的纤弱、秀美的娇花形象。他们之间的心是相通的,于是主人公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你终日流泪到底是为了谁,难道我不知道;你每日含悲带嗔也无非都是为了我!至此为止,宝玉的“梦中人”的形象已经十分清晰了,如果再看看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中,宝玉要向黛玉诉说、偏偏却又误拉住袭人说的“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那番感情炽烈的话,不是更印证了这个“梦中人”非林黛玉而莫属了吗。

尾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明白如话地道出了:天已亮了,但被主人平日娇纵惯了的丫头们虽然醒来,可还赖在床上谈笑不起;这情景如果在往日,宝玉恐怕会十分淘气地加入嘻笑行列,比谁都活跃;可是今天,因为他还拚命想捕捉回逝去的梦,而小鬟们的喧声笑语却无意地扰乱了他对“梦中人”的思念,所以,就在他双手揽着被头、仍然静静地躺着的时候,一种轻轻的烦恼便悄然地袭上了心头。应该指出这种结尾十分新颖别致,运用了跳出式的手法,写出了两句看似与全诗主旨关系不大的句子,但通过主人公往日热衷于娇惯、而今独淡然不耐的情感,更衬托出宝玉对“梦中人”黛玉的爱恋。

本文节选自贺新辉老师主编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辞典》一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