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军用机器人快速发展,伦理争议亟待解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军用机器人快速发展,伦理争议亟待解决

引用
人民网
7
来源
1.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24/0522/c1011-40241007.html
2.
http://www.81.cn/szb_223187/gfbszbxq/index.html?paperName=zggfb&paperDate=2024-05-13&paperNumber=04&articleid=930892
3.
https://military.cctv.com/2024/05/22/ARTIWdut4YSJ0LnHQ4TjXSjQ240522.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1A05FTT00
5.
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14242
6.
https://www.leaderobot.com/news/4976
7.
https://ciss.tsinghua.edu.cn/info/zlyaq/7208

近年来,军用机器人技术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军事领域的重要趋势。据“全球数据”咨询公司预测,未来10年,无人战车的市场价值将从当前的6.68亿美元增长到12亿美元,市场价值总额接近100亿美元。北美地区将超过欧洲,成为最大市场,市场份额达41.6%;亚太地区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32.1%。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军用机器人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使用“平台-M”履带式无人战车和“阿尔戈”轮式无人战车,虽然取得显著战果,但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自主武器系统伦理问题的广泛讨论。

01

伦理争议的核心问题

军用机器人引发的伦理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决策权归属

自主武器系统能否拥有“杀戮权”是争议的核心。以色列M-RCV无人战车具备自动驾驶和自主识别威胁的能力,但其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开火,由谁来最终决定,这些问题尚未有明确答案。

战争责任界定

一旦军用机器人造成平民伤亡或违反国际法,责任应由谁承担?是研发者、指挥官还是机器人本身?2021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布报告,指出在利比亚冲突中,土耳其制造的“Kargu-2”无人机疑似在自主模式下攻击了人类目标,这引发了对自主武器系统问责机制的深入讨论。

人道主义风险

军用机器人可能无法准确区分战斗人员和平民,特别是在城市战环境中。此外,技术故障或黑客攻击也可能导致机器人失控,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02

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

面对军用机器人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

联合国框架下的讨论

2017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框架下的可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专家会议。来自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与了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定义及其对伦理道德和国际法冲击的激烈讨论。

非政府组织的推动

由57个国家的113个非政府组织组成的“杀手机器人禁令运动”联盟,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主张制定禁止研发战斗机器人的国际公约。

科技界的建议

微软总裁布莱德·史密斯呼吁制定新的国际公约来规范战斗机器人技术的使用。英国科学家诺埃尔·夏基警告战斗机器人可能在战场上自行决定攻击目标,而缺乏判断能力。他建议为战斗机器人设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并重新评估当前的研发计划。

中国学者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者提出,通过外部法规或内部伦理设计约束军用机器人的行为,确保其符合现行战争法,并适应科技进步与政治环境的变化。

03

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军用机器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

制定国际法规

通过多边谈判,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明确自主武器系统的使用规则和责任归属。

加强技术监管

建立国际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确保军用机器人符合安全和伦理要求。

推动国际合作

在尊重各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合作,共同应对军用机器人带来的挑战。

军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如何确保其符合人类伦理和国际法,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对话,才能在科技进步与人道主义之间找到平衡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