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邦撕毁合约追击项羽,真相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7: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邦撕毁合约追击项羽,真相揭秘!

公元前203年,楚汉争霸进入关键时刻。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刘邦决定撕毁与项羽签订的鸿沟和约,趁楚军疲惫之际发动致命一击。这一决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思熟虑?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历史转折背后的真相。

01

张良陈平献策:抓住战机

汉四年九月,“鸿沟之约”签订后,项羽引军南下,回到西楚境内。当时西楚国最主要的几处地区分别为彭城、陈、淮南、江东。如果项羽退守淮南、江东,那便是陷自己于死地,而彭城如今已被灌婴攻下。项羽无奈,决计南下陈县,以图东山再起。当时,项羽身边可用的人还有不少,如令尹灵常、左尹吕清、左尹项伯、大司马周殷、柱国陈婴、司徒吕臣(即吕清子)、陈公利几、将军钟离、将军季布、将军周兰等人,军队尚有十数万,还有翻盘的机会。

在鸿沟议和后,刘邦决定引军西归,暂作休整。张良、陈平二人得知刘邦打算履行和约,立刻劝阻道:“我们现在已经占领天下大半土地,而且诸侯都已经依附于我们。西楚军队现在疲惫不已,而且已经没有军粮,这正是上天要灭亡西楚的好时机啊,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立即打败西楚。现在如果放走了项羽而不肯追击,这正是养虎遗患啊!”

刘邦打算撤军的原因,史书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推断主要是当时这两年多来,刘邦几乎都在到处征战,一刻都没能够闲下来。现在楚汉之间难得达成和约,刘邦也打算暂时休整一下,但是张良、陈平二人,从大局出发,指出必须趁项羽现在实力不振,迅速将其消灭掉。刘邦是个从谏如流的君主,听了二人这一番谋划后,遂决定撕毁“鸿沟之约”,立即追击西楚。

为了实现围剿项羽的战略目标,刘邦与张良、陈平等人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方针:

(一)刘邦率画策臣张良、护军中尉陈平、太尉卢绾、太仆夏侯婴、将军周勃、将军樊哙、梁相国郦商、骑都尉靳歙、韩王信等人,挟韩国、燕国、北貉之军队(估计还有赵军),沿着鸿沟南下,不断尾随项羽,在阳夏(今河南太康)、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一带攻击楚军;

(二)魏相国彭越立即率军游击袭扰西楚的东郡、砀郡,为汉军提供军粮;

(三)淮南王英布、谒者随何立即前往淮南国地界,收复九江郡、衡山郡;

(四)将军刘贾率领一支偏师前往南方,协助英布作战;

(五)诱降西楚大司马周殷,争取南方战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完胜;

(六)御史大夫灌婴率部从彭城出发,立刻向西进军与刘邦会师;

(七)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在接到刘邦的命令后,必须立即带领齐、梁二地的军队赶往固陵;

(八)最终刘邦、韩信、彭越、灌婴四路大军在固陵彻底围歼项羽。刘邦计划已定,一边召集韩信等人,一边迅速清点主力部队南下追击。

02

固陵之战:刘邦的挫折与调整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项羽的大军沿着鸿沟南下,来到了阳夏。正好在这时,彭越接到了刘邦的命令,立即率部南下。不过几天的工夫,彭越就连克昌邑(今山东巨野南)附近二十多座城池,占领了大半个东郡、砀郡,两郡几乎被彭越完全控制。彭越在占领这二十多座城池后,让人收割十余万斛谷子,并立即送给刘邦。

彭越第三次大规模挠楚后,终于彻底把东、砀二郡作为稳固的根据地。当时的项羽在阳夏,已经鞭长莫及,无法再次出兵赶走彭越。

刘邦在得到了彭越的军粮后,如虎添翼,加紧追击项羽。当时项羽的军队已经来到了固陵,刘邦在固陵的北部阳夏驻军。汉军将领樊哙击败了阳夏楚将周将军的阻击,俘获四千人。但是刘邦没有继续追击,打算等待韩信、彭越两位诸侯援军来到,再与项羽交战。

可是刘邦当时一直没有等来韩信、彭越的大军,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率军继续南下。当刘邦的军队来到固陵后,却依旧没有得到韩信、彭越起兵的消息。项羽此时已经听说刘邦撕毁和约,率军追击,勃然大怒,打算一战打退刘邦的追军。

当时韩、彭二人之援军尽管还没有赶来,但是刘邦手上毕竟有汉、韩、赵、燕、北貉五股势力共同组成的诸侯联军,遂与项羽展开正面交锋。结果刘邦未曾料到,在这次交锋中,刘邦又一次被项羽击败(这是项羽人生中最后一场胜仗)。

不过,和彭城之战不同的是,固陵战败后,刘邦的大军不仅没有溃败,反而能够退回汉军营垒之中坚守。这说明经过这几年的磨炼后,刘邦的军事能力又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如果固陵之战最后是像彭城之战那般再次溃败,项羽很有可能又要再次扭转历史的走向。

但是刘邦这次没有再给项羽机会,他退到营垒中坚守不战。项羽拿刘邦没有办法,两军遂僵持不下。

就在刘邦、彭越与西楚军队作战时,英布已经赶到了九江郡,和大司马周殷抗衡。周殷的军事能力确实不错,当时他已经收复了军事重镇寿春,在英布到来后,两军转入相持状态。现在不独是固陵战场上出现了变局,连南方战场上的形势也都不是特别乐观。

在刘邦、英布与敌僵持,韩信、彭越按兵不动的情况下,御史大夫灌婴再次大显神威,再创军功。

在得到刘邦的命令后,灌婴便率军离开彭城,向北攻占四川郡的留县(今江苏徐州西北)、薛郡的薛县(今山东滕州南),然后又回到四川郡,占领留县附近的沛县(今江苏沛县),扫荡了彭城北部的西楚残余势力。随后,灌婴率军向西南方向奔袭,攻下了砀郡的酂县(今河南永城西),然后向东进击,接连攻下萧县(今江苏萧县东南)、相县(今安徽灵璧西北),基本扫平四川郡的西部。

当初,西楚将领周兰正率部在苦县(今河南鹿邑)、谯县(今安徽亳县)一带游荡。苦、谯二地正在固陵、陈县的东部。项羽让周兰在此驻扎,很明显是要保护自己东部的安全,防止被汉军侧击。

当初在潍水之战时,周兰就已经被灌婴亲自俘虏。这次交锋,周兰还不是灌婴的对手。灌婴击败周兰军,占领苦县、谯县,周兰被俘。至此,固陵、陈县正式暴露在灌婴的眼皮子底下。

刘邦刚刚战败,被困在营内,忧心忡忡。固陵之战前,刘邦曾派人催促彭越赶紧率部前来,结果彭越却说:“梁地刚刚被我平定,这里的百姓还畏惧西楚,人心未附。我现在还不能来。”韩信、彭越现在已经都成为了势力强大的一镇诸侯,难以指挥。一日,刘邦问张良:“诸侯们不愿意派兵前往,我该怎么办呢?”

张良身为刘邦身旁的第一谋臣,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明白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调动这些独立性极强的诸侯了。张良回答道:“齐王韩信被立为王,并不是大王您的本意,韩信也颇不放心。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军功卓著,一开始大王您因为西魏王魏豹尚在,因此拜彭越为魏相国。现在魏豹已死,而且无后,再说了彭越一直都有当王的意思,可是大王您却迟迟未册封他为王。”

“现在大王可以和这两个国家作出约定:一旦战胜西楚,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土地,都分封给彭相国,并让他在那里当梁王;从陈县到靠近大海的地区,全都给齐王韩信。齐王韩信的家乡就在楚地,他的本意就是在自己的家乡称王。”

“大王能够捐出这些地方,许给韩信、彭越,那么这两个人很快就能过来;即便不能过来,事情的发展也不会令人感到绝望。”

刘邦听到了这一番话后,连连称是,遂派使者分别前往齐、梁二地,许封领土。刘邦虽然极不情愿将这些地区全部都划给韩信、彭越,但是目前的时局是,要想打败项羽,就必须要继续坚持“捐关以东”战略,否则楚汉成败就尚未可知。

韩信、彭越听说刘邦打算把这些地区全都封给他们,大喜,遂对使者表示,自己将立刻率军前往。当时齐地百姓还不完全服

03

垓下之战:项羽的末路

在得到韩信、彭越的支援后,刘邦再次发动攻势。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汉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将项羽重重包围。首战楚军失利,到了晚上,在四面楚歌之下,项羽只带了800人逃走,最后在乌江自杀。

这场战役中,刘邦展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不仅成功地调集了各方力量,还通过心理战瓦解了楚军的士气。项羽的自杀标志着楚汉争霸的终结,也为汉朝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04

历史影响与现代启示

刘邦撕毁和约追击项羽的决策,体现了古代战争中“胜者为王”的残酷逻辑。这一行为虽被视为背信弃义,但从战略角度看,它加速了战争结束,为汉朝建立奠定了基础。刘邦在关键时刻抓住机遇的能力,展现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智慧。

从现代视角来看,这段历史不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一场政治博弈。刘邦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和军事策略,成功地团结了各方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种权谋手段背后的道德争议,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和信用的重要性,因为长远来看,诚信才是立国之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