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热水和冷水,哪个结冰更快?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半个多世纪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8: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热水和冷水,哪个结冰更快?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半个多世纪

最近正值冬季,不知道北方的朋友们都出门玩雪了吗?在冬季的游玩项目中,有一个简单但又十分有趣的游戏非常受大家欢迎,那就是"泼水成冰"——当室外极度寒冷时,如果我们将一杯或一瓢滚烫的热水泼洒到空中,水就会迅速凝结成冰,并随着我们泼洒的动作,形成一圈美丽的冰花。


“泼水成冰”游戏。图片来源:Pixabay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泼水成冰"用的是热水而不是冷水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蕴藏着一个十分违反直觉的现象,就是热水能比冷水更快地结冰。其实,它还涉及到了物理学上的一个经典谜题——姆潘巴现象,而这个谜题已经困扰了科学家半个多世纪。

什么是姆潘巴现象?


1963年的某天,在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里,一个名叫埃拉斯托·姆潘巴(Erasto Mpemba)的初中生和往常一样,利用学校的冰箱制作牛奶冰淇淋。但由于那天冰箱里只剩下一个制冰盘,着急的姆潘巴便没有像平时那样等牛奶变凉,而是将煮沸的牛奶和糖、奶油等混合,直接倒进了制冰盘里。一个半小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姆潘巴的牛奶冰淇淋已经冻结成形,而其他同学的还只是一些浓稠的奶浆。


已经冻结的冰淇淋。图片来源:Unsplash

姆潘巴对此十分困惑,因为根据他学到的物理知识,他认为,水温越低的会越先结冰,而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水,应该是冷牛奶比热牛奶先结冰才对。姆潘巴询问了他的物理老师,但物理老师想都没想就认为是姆潘巴搞错了,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到了高中后,姆潘巴又找到了几位高中物理老师,询问了他们同样的问题,但依然没有得到满意的解答。一些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姆潘巴的问题怪异且荒唐,他们甚至公开嘲讽姆潘巴:这是在姆潘巴宇宙中才会发生的现象!

执着的姆潘巴并没有放弃。一次,英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奥斯本(Denis Osborne)到姆潘巴的学校访问,他便抓住这次机会,向奥斯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幸运的是,奥斯本并没有对他的问题嗤之以鼻。回到实验室后,奥斯本按照姆潘巴的描述,重新进行了冷、热牛奶结冰的实验,结果确实观察到了姆潘巴所描述的奇怪现象。

1969年,姆潘巴和奥斯本共同撰写了关于此现象的一篇论文,发表在在《物理教育》杂志上。自此,这一颠覆常识的现象被命名为"姆潘巴现象"(Mpemba effect)。现在,对姆潘巴现象更具体的描述是,在同等体积、同等质量和同样冷却环境的条件下,温度略高的水会比温度略低的水先结冰。

姆潘巴和奥斯本于1969年共同撰写的论文中,水的初始温度(横轴)和冷却时间(纵轴)的关系图。图片来源:Mpemba, E.B., and D.G. Osborne. 1969. Cool?Physics Education 4:172–75

争议持续半个多世纪

自姆潘巴和奥斯本的论文发表以后,姆潘巴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热水比冷水蒸发得更快,这减少了水的总体积,从而减少了结冰时间;有人认为,冷水能溶解更多的气体,因此冷水的冰点变低了,结冰也就需要更多时间;有人认为,加热之后的水,氢键能量变高了,这对于结冰是一个有利条件;还有人认为,在冷却结冰的过程中,热水的对流比冷水的剧烈,因此整体降温更快……

2012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甚至专门为此举办了一场科学"竞赛",以寻找关于姆潘巴现象的最佳解释。虽然有超过2万人参加这场比赛,然而还是没有得出定论。

2016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对姆潘巴现象本身提出质疑。他们认为,1969年之后进行的大多数实验,都缺乏可重复性。并且,姆潘巴现象中描述的"结冰"或者"冻结"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比如,热水可能会先形成一些冰晶,但完全冻结其实需要更长时间。经过研究,他们最后得出结论:热水并不会比冷水更快冷却。也就是说,姆潘巴效应根本不存在。


结冰的水面。图片来源:Pexels

但剑桥大学科学家的结论又很快遭到了其他科学家的驳斥,他们认为,在特定条件下,姆潘巴现象的确会发生。姆潘巴现象之所以不能被稳定观察到,是因为水在快速冷却降温的过程中,是一个不稳定的非平衡系统,而物理学家目前对非平衡系统知之甚少。

冷却过程中存在捷径?

201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学家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姆潘巴现象,甚至逆姆潘巴现象(比如冷水比热水更快升温),都可能会发生。

这项研究用粒子来进行动力学模拟,以揭示姆潘巴现象背后的原理。研究结果显示,在冷却过程中,较热系统中的粒子拥有更多能量,因此能"选择"更多温度变化的路径,其中就包括一条"捷径":在冷却的过程中,较热系统通过"捷径",更快地抵达了最终的平衡状态。

打个比方,初始状态不同的两个系统就像两只活跃程度不同的小猫,当它们玩累了开始休息后,较活跃的那只小猫能更快地恢复"平静"状态(平衡状态),因为它更"疲惫"。


2023年,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在一篇研究量子版姆潘巴现象的文章中,用两只活跃程度不同的小猫来类比两个初始状态不同的量子系统。图片来源:KyotoU/Hisao Hayakawa

但上述研究结果依然需要进一步证实。总之,目前对姆潘巴现象的解释依然悬而未决,这个问题在科学界还将继续争议下去。不过,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现在就可以亲身体验一番姆潘巴现象——到冰雪的户外,玩一把"泼水成冰";或是利用家里的冰箱,开展一次小实验,看看热水是否真的比冷水更快结冰。

参考资料:
1.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does-hot-water-freeze-faster-than-cold-physicists-keep-asking-20220629/
2.https://news.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V2.ArticlePage&Id=86066
3.https://www.kyoto-u.ac.jp/en/research-news/2023-08-31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