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低位回升,经济压力影响年轻人婚恋选择
结婚率低位回升,经济压力影响年轻人婚恋选择
结婚率连续九年下降,2023年首次回升但仍处低位
民政部最新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768.2万对,结婚率为5.4‰,虽然较2022年增长了12.4%,但与2013年创下的1347万对峰值相比,仍相差甚远。这一数据变化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深刻转变。
从家庭责任到自我实现:年轻人婚恋观的变迁
Soul App联合上海大学社会学青年研究团队发布的《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揭示了这一变化。报告显示,00后一代更倾向于将婚姻视为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幸福感的途径,而非完成他人期待的任务。这种观念的转变,体现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对传统婚恋模式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00后男性中甚至有一部分人期望在大学毕业后立即步入婚姻殿堂。这种早婚倾向与80后、90后群体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代际在婚恋观念上的差异。
经济压力与未来不确定性:结婚率下降的主因
人口学者何亚福分析认为,结婚登记数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年轻人数量减少、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初婚年龄推迟、高昂的结婚成本以及婚姻观念的变化等。其中,经济压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是重要影响因素。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写道:“如果单纯靠自己,有几个年轻人能够在几年时间就有稳定的事业,房车全齐呢?”这种现实考量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高昂的彩礼、房车费用,以及生养孩子的成本,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专家观点:年轻人的谨慎态度是负责任的表现
面对结婚率持续下降的趋势,一些专家开始站在年轻人的角度理解这一现象。他们认为,年轻人对婚姻的谨慎态度恰恰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感。在经济不确定、生活压力大的背景下,选择不婚或晚婚是对自身和未来伴侣负责的表现。
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教授于悦表示,应关注年轻人在婚恋过程中的需求和困境,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婚恋关系。同时,鼓励线上线下结合的社交方式,缓解年轻人的婚恋压力,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未来展望: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生育支持政策
面对年轻人口减少和生育意愿低迷的现状,专家建议未来需要实施有力的生育支持政策。这包括但不限于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提供更多的育儿支持和家庭福利,以及创造更加友好的职场环境。
同时,社会也需要对年轻人的婚恋选择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无论是选择结婚还是保持单身,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尊重个体的选择,或许才是最明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