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线上线下全覆盖,深圳“安心行动”打造心理健康服务样本
党建引领、线上线下全覆盖,深圳“安心行动”打造心理健康服务样本
2023年,深圳市康宁医院的“安心行动”项目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178个优秀案例之一。这个始于2020年的项目,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合作,构建了一个覆盖线上线下、深入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全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政策背景:顶层设计引领体系建设
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0%-20%的儿童和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半在18岁前就已显现。在我国,各类心理疾患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6.5%-17.5%,即2.31-2.45亿国人患有某一种确诊的心理疾患。这些数据背后,是巨大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国家层面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2024年,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进一步发布《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指南》,强调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呼吁各国逐步废除收容机构护理,转而采用社区服务。
地方层面也积极响应。以曲靖市为例,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要建成体系完整、资源均衡、定位明确、服务融合、齐抓共管、优质高效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方案从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优化就医环境、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深圳实践:打造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
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积极探索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其中,深圳市康宁医院的“安心行动”项目尤为值得关注。
党建引领,多方联动
“安心行动”始于2020年,深圳市康宁医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专家先锋队”,参与市委组织部部署的“安心行动”工作。医院充分运用专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新时期医院党建与心理健康服务拓展的新模式。
创新服务,线上线下全覆盖
在线上,医院开发了“安心行动”微信小程序,开设“安心战疫”“安心微课”“安心测评”“科普资讯”“安心活动”“预约挂号”等功能模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同时,联合腾讯开发安心博士-在线心理辅导小程序,创办安心热线和心理援助电子地图,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
在线下,医院推进“安心驿站”心理健康师全覆盖,把心理服务送进社区。通过开办安心驿站心理社工业务培训班,让安心驿站工作人员可在社区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心理咨询、病人转介等服务。针对重点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探索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成效显著,服务触达千家万户
截至2020年6月,安心热线已服务3万人次;安心手册音频49集,播放量达2000万次;安心讲堂10期约200万人次参与;安心宝典微视频6集播放量570万次;安心家书100集894万人次收听;安心海外直播5场,约76万人次参与。
2023年,医院进一步深化“安心行动”,与市妇联、宝安区妇联合作,选择福田、龙华、宝安三区作为试点,为停学青少年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已完成数批志愿者招募,从近三百名志愿者中选拔培训了近百名志愿者组成青少年心理服务工作队,已有三十多个家庭开始接受服务。
面临挑战:专业人才短缺是最大瓶颈
尽管有深圳“安心行动”这样的成功案例,但总体来看,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最突出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短缺。据统计,我国有效从事精神科工作的执业医师只有约4万人;医疗系统通过卫健委心理治疗师职称考试者约1万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不足5000人。而按照发达国家1:1500的比例计算,我国需要约93万心理师。此外,现有从业人员中,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比例不足3%,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建设建议:构建系统性服务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建立国家执业心理师职业体系: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系统的培养流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成熟的从业伦理监管机制。心理师的培养应参照医学临床专业硕士的标准,需要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持续的继续教育。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心理健康促进法、精神卫生法、心理师和社会工作者的相关管理法规或条例,建立规范化的心理健康科普和法律宣教队伍。
规范机构管理:建立国家心理师行业协会,对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执业机构进行管理。具备相应资质的执业机构可以兼具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功能。
建立保险系统:设立国人心理健康保险、心理师执业保险,逐步将社会保险支付体系与心理师执业体系相衔接。
加强多方合作:鼓励学校、企业、社区等各方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专业机构、社区、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深圳“安心行动”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创新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但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提升,还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打造一个安全、温馨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