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静脉曲张防治全攻略:从日常预防到中医治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2: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静脉曲张防治全攻略:从日常预防到中医治疗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这种疾病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及时防治非常重要。本文将从静脉曲张的成因、预防到治疗方法,为您提供全面的科普知识。


静脉曲张是怎么一回事?对身体有害吗?如何进行有效地防治?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的状态。明代《外科正宗》载: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即指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又称蚯蚓腿、老烂腿,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患者活动后,小腿会出现水肿、酸痛和静脉性溃疡。冬季下肢静脉曲张容易加重,患者千万不要大意。静脉曲张中后期主要表现为皮肤外观改变、水肿、搔痒、湿疹、皮肤色素沉着、硬皮病、溃疡出血甚至局部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曲张不仅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活动,并且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导致健康受到威胁;所以一开始发现症状的话,就要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静脉曲张是怎么引起的?

人体的血脉有动脉和静脉之分,从心脏出来到手脚末端的为动脉,从手脚末端流回心脏的叫静脉。血液从心脏流出来,经过手脚末端流回去,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这是正常状态。如果血液能从心脏流出来,但是在回去的路上出现问题了,血液流不回去了,于是就堵在静脉血管里,静脉曲张就发生了。所以,静脉曲张的本质是血液在静脉里流不动,堵住了,我们肉眼看见的青筋就是静脉里的瘀血。

中医认为,本病乃因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日久类似瘤体之状。亦有因远行、劳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湿,寒凝血脉,淤滞筋脉络道而为病。淤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下肢经络,复因搔抓、虫咬等诱发,则腐溃成疮,日久难收敛。

病因1、先天性原因

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先天的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研究表明,由于静脉管壁易于扩张,会使静脉瓣出现关闭不全的情况,就会出现血液倒流的现象。久而久之,就导致了静脉曲张。

病因2、久坐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天都会久坐,比如白领、学生、司机等。研究表明,久坐容易导致人体的血液循环受阻,尤其是下半身。久而久之,就容易会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或者是直肠静脉丛发生静脉曲张,进而导致痔疮。

对此,建议经常久坐的人,每隔1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去倒杯水或者是上厕所,也可以在坐着的时候经常抬高一下腿部,放松一下。

病因3、久站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因为工作需要而久站,比如礼仪小姐、交警、教师、售货员等。研究发现,经常保持久站的姿势,会使下肢静脉长时间处于持续高压状态,从而容易引发下肢静脉曲张。

对此,建议经常久站的人,最好是每隔1小时坐下来休息5分钟。

病因4、怀孕

怀孕的女性也很可能会出现静脉曲张的情况,这是因为当女性怀孕之后,体内的激素发生一些变化,就会导致血液聚集在下肢。随着腹中胎儿的体积变大,就会逐渐增大对腹部静脉的压迫感,从而使下肢回流受阻。加之怀孕女性的血流量也在增加,因此加重了血管的负担,从而引起静脉曲张。

病因5、肥胖人士

因为下肢需要支撑庞大的身躯,静脉压力增加。

静脉曲张病症的病程是不可逆的,一旦知道自己患有静脉曲张,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诊治,同时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免错失最佳的治疗期。

预防比治疗更关键

对于任何疾病而言,预防都要比治疗来得更为关键。对于静脉曲张来说,因为该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所以如果一个人有静脉曲张家族遗传史,那么他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选择工种时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种。

而对于需要久站久坐的工种,人们在工作时应注意适当变换体位,注意腿部互动。例如需要久坐久站的工作人员,可在工作中可以站一会蹲一会,经常活动活动双腿,人为地帮助自己的腿部血液循环;另外,这些需要久坐久站的人群还可以前往正规药店购买专业的高弹袜,穿上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静脉曲张症状的改善。其实静脉曲张疾病的发生与工种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人们在工作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做养生保健操,每天在入睡前和起床前,躺在床上将下肢伸直,将双腿从远端到近端,用手捋一捋腿,每天重复做五至七次,该动作可以帮助腿部血液循环。此外,采用循经拍打法(将腿部翘高,发现腿部哪里静脉曲张,就用手拍打哪里)也可直达病所,帮助缓解病情。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循经拍打法时切勿将腿部皮肤拍出紫斑。

静脉曲张怎么治疗

一般疗法

避免长期站立,睡眠和坐位时抬高患肢休息,可减轻充血和疼痛。有溃疡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应用弹性绷带或穿弹力长袜可促进静脉回流。含高蛋白和丰富维生素C的饮食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物理疗法

溃疡创面可用紫外线、氦氖激光或小剂量X线照射,促进愈合。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剥脱疗法治小腿静脉曲张,患者痛苦大、费用高、留下疤痕及并发症,患者难以接受。

中医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属“腿筋瘤”等范畴,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结合中药+针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静脉曲张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理论认为,静脉曲张是因患者先天不足,筋脉孱弱,再加久行久立损伤筋脉,致使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以及脉络扩张充盈;亦有患者因劳累、涉水、遭寒受湿和筋脉瘀滞而成。

1、气血瘀滞型

气血瘀滞型患者下肢青筋隆起迂曲,呈团块状。压之痛感明显,活动刺痛加重,伴有精神烦躁抑郁。舌质暗紫,脉弦或涩。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2、血燥筋挛型

血燥筋挛型患者下肢青筋暴起,挛急疼痛。伴有眩晕、耳鸣、目涩之感。舌淡脉细,肝火旺盛。

治疗原则:滋阴清肝,养血舒筋。

3、湿寒凝滞型

湿寒凝滞型患者下肢青筋浮肿,酸胀不适,按之凹陷,畏寒怕冷。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淡苔白,脉象沉迟濡缓。

治疗原则:温经通络,健脾利湿。

4、湿热瘀阻型

湿热瘀阻型患者下肢疼痛红肿,团块较大,伴有身重倦怠,口中粘腻。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祛湿消肿。

中药如何治疗静脉曲张

1、材料:亚麻油、纯植物花粉。用法:两种材料按1:1比例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往静脉曲张处涂抹。患者晚上睡觉前抹此药,然后用纱布包上。第二天早晨,再将此药洗掉。每天晚上使用一次。

2、红花、当归,牛膝,川芎,大火煮沸小火煮10分钟。然后把药水倒到洗脚盆(盆要小、深,水能过脚踝)里,腿搭在盆上熏,待水可以下脚了就开始烫了。烫后还有穴位按摩。

3、用热毛巾简单的热敷小腿,待小腿热了往小腿上抹上红花油,用手搓热点,用刮痧板由轻到稍重的手法刮静脉曲张处,起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待微微发红再按摩穴位。

4、川椒、延胡索、细辛、枳壳、桑枝、桂枝、鸡血藤。此方用来泡脚,确切的说是泡腿。应该用桶,没有木桶,塑料的桶也可以,每次要提前把药泡半个小时,然后上火煮,然后把煮好的药倒在桶里,凉到可以泡腿的温度,在把脚放进去,最好是泡到膝盖的位置。一付药可以连续泡三天脚,每次泡的时候再热一下。

5、选大黄,捣碎后用纱布包起来,放入盆内,水煮沸15分钟后倒入盆中,水量以淹没脚踝骨为宜,用此药水泡脚,每两天更换1次大黄。

大黄是泻下的中药,性味寒凉,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是让胃肠道通畅。大黄在临床中使用较广,其药物制剂有生大黄(生军)、酒制大黄(酒军)。外用大黄用来对静脉曲张进行清热解毒,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如果说所有的静脉曲张都用大黄,或者说只单纯使用大黄这一味药,那这种治疗方法肯定不科学。具体的把握原则是,静脉曲张只有在合并浅静脉炎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大黄治疗,然而完全的静脉曲张,尤其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使用大黄的效果则不佳。

6、取桂枝,木瓜,水煎于每晚临睡前泡足1次,每次30分钟,药液凉后可再加热浸泡,1剂可连续使用2~3天,7天为1疗程,最好在立冬后就开始。

7、伸筋草,灵芝草,丹参,当归,木香,甘草,艾叶,五加皮,五味子,双花。此方具有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通经络、活气血、壮肾阳、舒筋骨的优点。并可以通过刺激脚部穴位,增加血液循环、益气升阳、四肢加力、改善血液循环。

针灸如何治疗静脉曲张

针灸治疗静脉曲张也有较好的疗效,针灸可以有效地改善肿胀、疼痛和酸胀,对于静脉曲张患者腿部突起的静脉曲张,还可采取火针治疗和放血治疗。

1、针灸治疗:取患肢静脉曲张之压迫的经络,实施针灸治疗,一般患者静脉曲张多压迫脾经和肾经,针灸取穴:太溪穴、三阴交、筑宾、阴谷、血海、承山。

2、火针治疗:在突起的静脉曲张局部用火针点刺后,局部拔罐,会有淤血可以拔出。

3、放血疗法:在静脉曲张处,用三棱针点刺令出血,甚至射血,以自尽为度,而后用拔罐器再拔出淤血,每10-15天治疗一次,每次的出血量约100毫升左右,再用艾灸熏烤局部。

另外,假如患者血管还未出现过分扩张(一般指罹患静脉曲张的中轻度人群),还可以采用皮肤针,给患者的局部皮肤扣刺加压密闭,帮助患者将血管闭合,消除血液淤滞。而对于已经出现间歇性跛行以及深层血栓的重度患者,则需要采取“火针深刺+火针围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已经出现静脉曲张的部位找到结节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每名患者的个体情况各有不同,所以患者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和诊所及时治疗,切勿自行诊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