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专家详解:哮喘发作时的科学应对与日常管理
南方医科大学专家详解:哮喘发作时的科学应对与日常管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海金主任医师提醒,哮喘急性发作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据统计,我国哮喘患者超过5000万,但总体控制率仅为28.5%,超过1/3的患者在过去一年中至少出现过一次急性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哮喘发作和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哮喘发作时的急救措施
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咳嗽、气喘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突然加重的情况。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保持冷静:患者和周围的人应尽量保持镇定,避免恐慌加剧症状。
使用快速缓解药物:立即吸入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这是最有效的急救方法。通常需吸入2-4喷,并根据医生指导正确操作。如果身边有哮喘急救吸入剂药物,患者应及时使用1~2吸,若症状无明显改善,每隔20分钟可再使用1~2吸。
调整体位: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前倾,有助于呼吸顺畅。家属应帮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双下肢下垂,并提醒患者控制呼吸频率,深呼吸加吐气,通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缓解气喘程度,缓解紧张情绪。
改善环境:移至空气流通、无刺激物的地方,减少诱发因素。尽快去除诱发因素,如烟雾、花粉、尘螨等。
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症状是否改善或恶化,如有必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医治疗。
心理安慰: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减轻其焦虑感。
日常管理和预防
哮喘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日常管理要点:
规律用药:遵医嘱按时服用控制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或不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是最基本的治疗策略。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确保按时、按量使用哮喘控制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避免诱因:识别并远离可能诱发哮喘的因素,如过敏原、烟雾、冷空气等。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有接触过敏原、各种理化刺激物或感冒等,但也有部分哮喘发作无明显诱因。
定期复诊: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和病情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需要主动到呼吸专科、哮喘专病科或过敏科就诊,行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炎症及过敏原等检查,尽早确诊是否患有哮喘并积极治疗。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充足睡眠。患者应深刻认识到哮喘的本质和治疗的主要药物。他建议患者参加医院定期组织的科普讲座或互联网哮喘管理,并坚持定期复诊。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坚持接种疫苗可预防流感和肺炎引发哮喘急性发作。
监测病情:使用峰流速仪定期监测肺功能,记录哮喘日记。最大呼气流量计可以测量您的呼吸强度。医生可以告知您在家中如何监测最大呼气流量。
紧急准备: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了解最近的医疗机构位置。一瓶急救药很小、很轻,但在关键时刻的作用却很大。哮喘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速效急救药物。
专家提醒
赵海金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哮喘患者需要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同时,患者应积极参与哮喘教育和自我管理项目,提高疾病控制水平。此外,对于规律吸入治疗但症状仍控制不佳、肺功能异常或仍有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积极关注生物治疗,并在有哮喘管理经验的专科医生或哮喘专病门诊评估下,根据疾病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症状和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