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全球经济能否承受?
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全球经济能否承受?
当前油价走势
近期,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一轮显著波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破73美元/桶,而美国WTI原油则在70美元/桶关口附近徘徊。这一轮下跌行情中,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最低下探至72.95美元/桶,周均价为74.843美元/桶,环比下跌1.01%,同比大跌8.53%。相比之下,WTI原油价格表现同样疲软,本周最高触及70.23美元/桶,最低至69.45美元/桶,周均价为69.828美元/桶,环比小跌0.11%,同比下跌4.50%。
这一轮油价下跌主要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全球原油市场正逐步转向宽松格局。供应方面,非OPEC产油国产量持续增长,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表示2024年原油日均产量已超过140万桶的目标水平。同时,俄罗斯德鲁日巴输油管道恢复供应,缓解了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需求方面,中石化在其年度能源展望中预计,中国原油进口量可能最早在2025年见顶,且油品消费将在2027年达峰,这对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需求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各国应对措施
面对油价波动,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其中,美国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拜登政府在卸任前夕宣布了一系列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制裁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在对俄制裁方面,美国进一步收紧了对俄罗斯石油行业的限制,对160多艘俄罗斯油轮实施制裁,占俄罗斯海运石油运输量的22%。这些措施可能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能力,推高国际油价。同时,美国还宣布限制对中国出口半导体芯片,并对中国造船业展开301调查,认定北京利用财政支持、强制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盗窃不公平地损害了美国造船商的利益。这些举措不仅针对中国,也可能影响全球能源运输格局。
油价上涨的影响
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在美国,加油站汽油价格已升至四个月来的最高点。全球范围内,高油价推高了通胀水平,增加了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于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来说,贸易逆差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从需求端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普遍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2.7%左右,远低于2001年至2019年期间3%的年平均增长率。经济复苏的低迷给石油需求的增长蒙上了阴影,尽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量有望出现回升,但国际能源署(IEA)和欧佩克的预测均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幅将明显低于2023年,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石油消费增速将显著放缓。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能否承受当前的油价水平?从权威机构的预测来看,形势并不乐观。路透社预测,2025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6.61美元/桶,较2024年80.55美元/桶的均价显著降低;摩根大通和高盛则分别预计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3美元/桶和76美元/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预测也与上述机构的预测近乎一致,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可能为74美元/桶。
这些预测背后反映了多重风险。从供需基本面来看,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可能面临供应过剩的风险。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将达到每天180万桶,其中非OPEC+产量占多数,为每天150万桶。而全球需求增长预计仅为每天105万桶,低于此前预计的每天110万桶。此外,地缘政治风险、美国能源政策变化、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都将对油价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能否承受当前的油价水平?答案似乎并不乐观。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持续高位运行的油价无疑将给全球经济带来额外压力。未来,随着供需失衡风险的加剧,油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全球经济也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