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故居: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王若飞故居: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王若飞故居,位于安顺城区中华北路中段东边,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出生和居住过的地方。走进故居,"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牌匾熠熠生辉,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页页翔实的史料,诉说着王若飞等革命先辈们为革命事业顽强奋斗的峥嵘岁月。
王若飞故居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贵州省党史教育基地、全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跨过朝门,走进廊道,眼前门楼上方一块牌匾,"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八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王若飞同志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穿过门楼,踏入四合院,只见院内铺以方形石板,有石砌花坛、鱼池等。王若飞故居管理处的胡力恒介绍,王若飞故居始建于清代早期,是王若飞曾祖父所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91年经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故居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故居坐西朝东,呈"甲"字形布局,由朝门、过道、门楼、正房、南厢房、北厢房、对厅房等建筑组成,房屋是木结构小青瓦建筑,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民居四合院。
"庭院的设计具有江南建筑风格和黔中特点,房屋结构布局、雕花门窗采用江南建筑的设计风格,而它的石木结构,院坝采用石材铺成,却充分体现了黔中石头建筑的特点和风格。"胡力恒说。
中心建有王若飞的半身雕像,苍松翠柏簇拥四周,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胡力恒表示,在王若飞故居工作多年,每天都能受到心灵的熏陶,通过深入了解王若飞同志的生平事迹,让他更为深刻理解了"要先有国才有家"这句话的意义。
为了让社会各界群众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王若飞同志革命的一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激发群众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2009年,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全面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王若飞故居陈列馆是展示和缅怀王若飞同志光辉事迹的专题性纪念馆。整个布展配以现代的声光技术、投影技术、多媒体技术、绘画雕塑艺术等,充分展示了王若飞同志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经历以及王若飞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陈列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展览共分8个部分,设有8个展厅和1个环幕放映厅,目前展览图片资料为201幅,实物资料81件,展线长160余米,以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为民情怀为布展主线。
王若飞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建强红色阵地,利用红色资源,让广大党员干部、学生在开展学习培训、研学研讨中接续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2023年,故居共接待"红色研学"共118场。
此外,王若飞故居还组建安顺市红色讲解员先锋队。先锋队由王若飞故居、王若飞烈士陵园、陆瑞光纪念馆、陆瑞光纪念园等红色基地专职讲解员,安顺各大中小学的"小小讲解员"和志愿讲解员组成。在故居、在各级学校,"小小讲解员"们深情讲述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为民情怀,讲述他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矢志不渝奋斗的革命故事,通过这样的讲解志愿服务,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
作为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若飞故居还利用春节、清明、"四八"、国庆等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多形式活动,弘扬红色爱国主义精神,使更多人了解安顺红色革命历史和资源,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王若飞故居作为王若飞革命精神延续的重要载体,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铮铮誓言将继续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当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实践者、奋进者。
本文原文来自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