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遗过大年,2025春节新趋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7: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遗过大年,2025春节新趋势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端午节之后,中国第二个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传统节日。2025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非遗版”春节。

01

非遗过大年:七大板块27项主体活动精彩纷呈

文化和旅游部从1月7日到3月1日统筹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本次活动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包含七大板块27项主体活动,内容涵盖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体验展示、文化娱乐活动、旅游休闲消费、文博展览展出、对外文化交流等重点领域。

其中,“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板块,聚焦文化艺术领域,展演展示优秀文艺作品。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闫晓东介绍,“春到万家”板块,联动全国各地开展春节“村晚”大联欢,举办“赏年画 过大年”、云游书香等活动,展现各地乡土气息、民风民俗、人文底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贺新春”板块,围绕非遗保护传承,举办“古城过大年”“点亮中国灯”蛇年灯会灯彩展示等民俗文化活动。江苏、四川、上海等地将举办一系列主会场活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表示,在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将指导各地办好非遗传承实践传播展示活动,丰富群众的春节假期生活。

“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板块,将丰富春节假期旅游产品供给,推出线上线下系列主题活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表示,将推荐富有春节民俗特色的高品质的A级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智慧旅游场景等各类旅游产品,并组织各类景区配套开展旅游休闲活动及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推动旅游新场景、新体验。

02

春节旅游新趋势:非遗文化成新宠

春节临近,大众出游热情高涨。综合各平台预订数据来看,新春旅游市场活力满满。有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布的春节出游趋势报告显示,2025年春节旅游市场收客已渐近尾声,除免签、短途及部分国内目的地产品仍在持续接收报名外,长线目的地产品收客率已超85%。春节整体团队量同比增长30%,出游人数同比增长46%。

民俗、乡村、冰雪、研学、邮轮等多元化旅游新需求,不仅有力撬动了旅游投资节节攀升,催生商业领域诸多创新变革,更为文旅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围绕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创新产业政策和优化消费环境六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措施。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供应链恢复程度、旅游投资创新、游客预订和旅行商采购指数等先行指标来看,2025年旅游经济将会有更为乐观的预期、更高质量的发展。

03

年轻人玩转非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上,公布了36个全国非遗传播创新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非遗+展示展演、非遗+社会推广、非遗+文旅融合、非遗+学校教育、非遗+媒体传播以及非遗+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创新与活力。

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在婺源县举办的非遗巡游活动中,甲路抬阁、婺源灯彩舞仙鹤、徽剧、傩舞、三雕花车等非遗项目巡游踩街,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参与。在各地举办的非遗手工艺体验活动中,如剪纸窗花、竹编风铃、漆扇制作等,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文化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例如,羌绣这门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非遗技艺,就与现代游戏元素进行了跨界合作。这种创新不仅突破了非遗文化的地域限制,也打破了人们对非遗的固有认知,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04

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2025年的春节,非遗文化正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生活。从传统的非遗巡游、灯会展示,到创新的非遗手工艺体验、非遗主题沙龙,再到非遗文化与现代游戏的跨界合作,非遗文化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

这个春节,不妨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参与一场非遗巡游,还是体验一次非遗手工艺制作,亦或是观看一场非遗主题演出,相信你都会被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持久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