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胸痛高发,家庭急救这样做!
冬季胸痛高发,家庭急救这样做!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据统计,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全年的80%,气温每降低1℃,心脏疾病发病率增加2%。在我国,冬季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比夏季高41%左右。因此,掌握冬季胸痛的急救知识,对于保护家人健康至关重要。
四种致命性胸痛,你分得清吗?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其中四种胸痛最为致命: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和气胸。它们的症状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导致心肌组织长时间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细胞坏死和心功能不全。通常,心肌梗死是由于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血栓会导致冠状动脉闭塞,使心肌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部或心前区,可以向左肩、臂、颈部、下颌和上腹部放射,疼痛多为压榨性、紧缩感或烧灼感,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0~2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约1/3的心肌梗死患者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只表现为出汗、呼吸困难、疲乏无力等症状。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就医。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撕裂,导致大出血和重要脏器血供受损。主动脉壁由三层组成,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中层及外膜,形成夹层。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24小时内死亡率高达25%。
主动脉夹层的症状包括胸部正前后方的撕裂样疼痛,难以忍受,常为突然发作。还可能伴随其他部位的疼痛,表现为撕裂样或刀割样持续难以忍受的锐痛。此外,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这是由于内膜撕裂导致体内致热源暴露。
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由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引起的严重病症,导致血流受限,影响肺部正常功能。
肺栓塞的主要症状是胸痛,患者常经历剧烈胸痛,因血液不能正常流经肺动脉。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咳嗽、咳血和心率增快等症状。
气胸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压迫正常肺组织,导致气短、胸痛等不适。大部分自发性气胸患者常有运动、屏气、提重物等诱因,病人会突感一侧胸痛、憋气、呼吸困难。
家庭急救,这样做!
在家中遇到突发致命性胸痛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第一步:保持冷静,立即休息
让患者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安静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如果可能,让患者平躺或半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二步:拨打120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和地址,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在等待过程中,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急救人员随时联系。
第三步:含服硝酸甘油(仅限疑似心肌梗死)
如果患者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且没有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右心室心肌梗死等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让患者舌下含服一粒硝酸甘油。但切记,硝酸甘油不能长期服用及大量用药,且对其他类型的胸痛无效。
第四步:监测生命体征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和呼吸状况。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危急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胜于治疗
冬季预防心血管疾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注意保暖: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外出时注意增添衣物,特别是头部、手部和脚部的保暖。
合理膳食:保持均衡饮食,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
规律用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要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避免烟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学会调节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预防感染: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结语
冬季胸痛高发,但通过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当胸痛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就医是保障健康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平安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