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DRG/DIP 2.0 版分组方案发布,6大亮点速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DRG/DIP 2.0 版分组方案发布,6大亮点速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5783160_99909763

随着国家医保局《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通知》的发布,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重磅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过去改革成果的深化与拓展,更是对未来医疗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本文将从多维度剖析DRG/DIP 2.0版分组方案亮点及对医院的影响与变化。

特例单议机制

为解除医疗机构收治复杂危重病人的后顾之忧,新版DRG/DIP着重提及了“特例单议机制”,这是对于医疗机构和药企释放的重大利好。

通知中提到,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耗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为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以内。

单议病例如何确定?本次通知中专门提到,统筹地区应按季度或月组织临床专家对特例单议病例进行审核评议,根据专家评议结果可实行项目付费或调整该病例支付标准,及时予以补偿,审核评议过程中要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协商。

为保证“除外目录”更加公开透明,统筹地区要对各医疗机构申请特例单议的数量、审核通过的数量等进行公告并形成机制,2025年7月对当年上半年情况进行公告,以后每半年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通知表明,地方可以结合实际调整确定本地DRG 细分组和DIP病种库,在保持409个核心分组不变的基础上,对细分组进行优化和扩展。“分得越细,特例就越少。”

除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新药耗新技术在应用初期按项目付费或以权重(点数)加成等方式予以支持,后期积累足够数据后再纳入DRG/DIP 付费。

基金预付缓解医院资金压力

DRG/DIP在前期的试点工作中,不少医院和科室遇到了入不敷出的问题,而进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收官之年”,为了提升各地区医疗机构的配合积极性,除了分组要更贴近临床诊疗路径,结算激励政策也至关重要。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到要落实“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并表示“鼓励通过基金预付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

具体来看,文件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可根据基金结余情况,会商同级财政部门合理确定预付金的基础规模,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1个月左右的预付金。

在此之前,“医保基金预付模式”也在各地陆续推行,但并未统一预付标准。例如陕西省提出每年初可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1.5个月支付额的预付金,四川则以各地以定点医疗机构上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月均支付额(含异地就医)为基数,确定预付金额度。

据照国家医保局规财法规司副司长朱永峰介绍,2023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结余5000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余3.4万亿元。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指出,该种结余情况下,各省医保局预付1个月的难度不大,政策落地后,医院资金紧张问题会有所缓解。

聚焦重点学科 优化分组结构

DRG2.0版分组方案充分吸纳了地方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及(学)协会近万条意见建议,是DRG付费理论和我国医保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其中重点对临床意见比较集中的重症医学、血液免疫、肿瘤、烧伤、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学科,以及联合手术、复合手术问题进行了优化完善。

升级后的DRG分组方案基本结构包括26个主要诊断大类(MDC)、409个核心分组(ADRG)和634个细分组(DRGs)。核心分组较上一版增加33组,回应了临床合理诉求,契合临床实际情况,细分组较上一版增加6组,代表分组效能的组间差异(RIV)为71%,较上版提高了3个百分点,入组率为92.8%,较上版提高了1个百分点,分组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DIP2.0 版病种库则是遵循基于客观、科学聚类、易于比较等原则优化而成,包含9520组国家核心病种目录,与1.0相比,减少了2033组,集中度得以提升,调整3471组,其中因相关手术进行调整558组。另外,针对临床反映的DIP1.0版病种库中缺少肿瘤基因治疗、分子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部分放射治疗等情况。

增强统计精度 升级分组方式

在分组方法上,DRG2.0版一方面优化了临床论证方式,在原有31个临床认证组独立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多专业联合论证模式,如开展了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和心血管内科的联合论证,使分组结果更加兼顾相关学科规律,更具科学性;另一方面升级了统计分析方法,引入麻醉风险分级,对遗传算法形成的MCC和CC应用麻醉风险进行校验、优化,提高了能够影响资源消耗的其他诊断的定位精准度。

在分组规则上,新增不入组规则,提高分组的科学性。根据ICD-10和ICD-9-CM3的编码原则和编码共识,将附加说明疾病或手术情况、明确不可作为主要诊断的诊断以及常规小的、门诊可以进行的手术操作列为排除范围。不仅可以帮助精准定位分组特征,体现核心诊疗价值,又能促进规范填报数据。

DIP2.0在分组规则上,也有所突破。一是对手术操作的界定,采用“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相关手术操作”进行聚合,入组逻辑更加明确,病种组合更清晰;二是依据资源消耗对相关手术操作进行遴选,相关操作资源消耗达到该病例原费用10%以上的情形单独成组。

健全完善谈判协商机制

《通知》要求强化支付方式意见收集反馈。各统筹地区要重视提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中的参与度,建立面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意见收集和反馈机制,为规范管理、完善分组等提供依据和支撑。对于涉及省级或国家医保局职责范围的意见建议,要整理分类后按程序报送。国家医保局将设立专门的意见邮箱,收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关于DRG/DIP分组、技术规范、价格改革协同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通知》还要求,健全完善谈判协商机制。各统筹地区要建立完善关于总额、权重、分值、调节系数等支付核心要素的谈判协商机制,以客观费用为基础,由医疗机构代表、行业(学)协会和医保部门共同协商,也可探索邀请参保人代表参与谈判协商过程。要建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专家组,由临床医学、医保管理、统计分析、药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为当地支付方式改革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医疗机构更好落实医保支付政策,也可承担特例单议审核评议、矛盾争议处理等工作。

总额预算指标细化

《通知》要求规范支出预算编制和调整。各统筹地区要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要求,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编制医保基金年度支出预算。要将总额预算指标细化到门诊、住院以及DRG/DIP等各种支付方式,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权益,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要严格收支预算执行,特殊情况需调整收支预算的,应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按程序报批后执行。

对医院的具体影响与变化

  1. 诊疗行为更加规范

随着DRG/DIP 2.0版分组方案的实施,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将更加注重诊疗行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这不仅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规范的诊疗行为还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和患者满意度。

  1. 成本控制意识增强

新版分组方案对医疗成本的精确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需加强成本控制意识,优化资源配置和诊疗流程以降低不必要的开支。这将促使医院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和效率提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为了获得更好的医保支付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医院将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这包括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引进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改善就医环境等方面。通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1. 信息化水平提高

DRG/DIP 2.0版分组方案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医院需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这将有助于医院更好地掌握患者的诊疗信息和医保支付情况从而为其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DRG/DIP 2.0版分组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医院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变化。

新版分组方案在分组精准度、特例单议机制、结算清算效率以及政策执行与协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优化,旨在更好地适应临床实际、保障医疗机构合理权益、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以及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实施。

声明:以上内容综编自中国医疗保险、医学界智库、看医界,仅做行业信息传递、学术交流,如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