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能源汽车电池环保处理新趋势:政策引领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9: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能源汽车电池环保处理新趋势:政策引领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如何妥善处理退役的动力电池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100万辆,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350万吨。面对如此庞大的退役电池规模,如何实现环保处理,既考验着企业的技术能力,也考验着国家的政策智慧。

01

政策引领,规范行业发展

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并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则进一步规范了梯次利用产品的生产和应用。

地方层面,福建、山东、安徽等地也纷纷出台支持政策。例如,福建省对通过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山东省计划到2025年培育15家相关企业,打造4个循环产业示范基地。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02

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在政策引导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不断进步,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方式。

梯次利用,即将退役动力电池经过检测、分类、拆分、重组等处理,应用于其他领域。这种处理方式能够充分发挥电池的剩余价值。例如,中国铁塔自2015年起在全国基站大范围进行梯次利用电池替换铅酸电池试验,2019年更是宣布停止采购铅酸电池,改为采购梯次锂电池。上海机床厂园区综合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也利用退役梯次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削峰填谷”为园区供电,节省电费开支。

再生利用则是对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分选、冶炼等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据预测,2025年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可再生的锂、钴、镍、锰资源量分别约占相应需求量的27.7%、55.5%、28.7%和47.9%。这意味着,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已成为动力电源原材料供应的主要组成部分。

03

市场前景广阔,挑战依然存在

尽管新能源汽车电池环保处理前景广阔,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退役电池一致性差、安全性评估难度大、标准不完善等。此外,行业投资扩张速度偏快,部分地区已建综合利用产能利用率不高。

04

企业探索,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面对挑战,不少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比亚迪与铁塔公司合作,将回收的比亚迪电池用作基站储能备用;爱驰汽车与天奇股份及其参股公司上海万高签署协议,共建新能源动力电池运营及售后服务体系。通用、大众、丰田等外资品牌也纷纷通过自建或合作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上海伟翔众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聚焦于中小型储能项目,在叉车和UPS供电系统、储能充电站等场景中都有成功案例。其研发的梯次利用储能充电站采用整包储能方案,即从车企回收的电池包通过检测后直接应用,不进行拆解。这种模式不仅更安全,也降低了成本。

宝马的梯次利用案例同样值得关注。宝马的梯次利用方案涵盖家庭储能、社区储能、工商业储能等不同层级。这些方案同样采用整包储能,且电池包之间采用并联电路,一个电池包损坏不影响其他电池包充放电。

05

展望未来,共促绿色发展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环保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利用将更加高效、环保,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