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打鼾,不止和激素有关
女性打鼾,不止和激素有关
打鼾不仅影响他人休息,更可能危害自身健康。对于女性而言,打鼾问题往往更容易被忽视,甚至带来心理负担。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女性打鼾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健康问题。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专家门诊,两位女性打鼾患者引起了医生的注意。一位是30多岁的年轻女士,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屡次被同伴反映打鼾,影响别人休息,迫切要求及早手术,彻底解决打鼾问题;另一位是50多岁的女士,陪着丈夫来看打鼾,结果自己也被诊断为患者。这两位患者的经历,揭示了女性打鼾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打鼾不是睡得香,而是身体在报警
鼾声是一种声音,是睡眠时气流通过明显变窄的呼吸道时,引起的周围软组织震颤所发出的声音。正常情况下,在睡眠时,身体处于平躺、放松的状态,咽、喉部的肌肉,会自然松弛,但是这种松弛不会引起咽峡塌陷、呼吸道的明显狭窄,因此不会出现鼾声。病理情况下则不然——打鼾时伴随憋气,也就是“呼吸暂停”,导致身体缺氧,长期下去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女性打鼾,不只是激素问题
长久以来,打鼾似乎成了男性的象征。但研究表明,女性打鼾者的人数占到男性患者的1/3,并不在少数。而且研究显示,女性打鼾患者中睡眠质量差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打鼾,会由于偏见,产生自卑,所以带来的伤害比男性更大。
女性打鼾,有与男性一样的病因,也有其特殊的性别因素。解剖性因素、肥胖、吸烟与饮酒、过敏性鼻炎等都是常见的病因。在解剖结构方面,女性的喉部相对狭窄,颈部肌肉较弱,因此睡眠时更容易打鼾。
女性和男性关于打鼾的病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性激素的不同和变化。月经周期、妊娠期、更年期,是女性激素水平波动的主要时期。女性打鼾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和妊娠期女性两类人群。雌孕激素变化,对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均有影响。雌激素可以减少REM(快速眼动睡眠)睡眠,作用于血管可以导致鼻腔充血。孕激素可以增加通气驱动。
睡眠时呼吸暂停20秒,意味着什么?
在给患者及家属分析睡眠监测报告时,经常会当场让患者做个实验:首先,告诉患者按照监测报告的呼吸暂停时间憋气;然后让患者吸口气后,闭嘴、捏住鼻孔,同时开始计时。一般情况下,患者最长憋气时间很难达到20秒。
这是清醒状态下主动憋住呼吸的情况。睡眠时发生的呼吸暂停,是悄悄进行的,就如同黑夜中有一只罪恶的大手,紧紧捂住了熟睡中的患者的口鼻。相对于清醒状态,人们在深睡眠时,能够耐受更长时间的呼吸暂停,但是达到一定程度,患者就会被憋醒,一般是“微觉醒”,表现为病人长出一口气,身体扭动或翻个身,侧卧过来接着睡。
深睡眠时人的身体和大脑都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对于恢复体力和脑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深睡眠对稳定情绪、恢复精力、平衡心态,增强免疫功能都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生,微觉醒反复出现,患者正常的睡眠周期不断被打断,睡眠质量受到影响,造成第二日晨起精神状态差、日间嗜睡等。
女性打鼾的危害
内分泌失调,血运不畅。月经不调,提前进入更年期或绝经期,或延长更年期;
外貌改变。因睡眠质量下降出现眼袋、黑眼圈、面色萎黄、皮肤松弛、肥胖;
心理变化。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记忆力减退,形成自闭、孤僻、焦虑的性格或情绪,人际关系不和谐;
引起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预防打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减少颈部脂肪堆积;
改变睡姿:尝试侧卧睡眠,避免仰卧,以减轻舌后坠阻塞气道;
戒烟限酒:避免因吸烟和过量饮酒刺激喉咙和鼻腔黏膜;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使用防尘螨的床上用品;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打呼噜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女性更应关注自己的睡眠,不只关乎美丽,更关乎整个家庭。如何发现及预防睡眠打鼾已有一套行之有效且科学合理的诊疗流程。在医院进行专科查体,包括行睡眠呼吸监测后,根据监测结果,医生可以给予个性化的医学指导。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由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派驻第三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孙悍军和主治医师梁九思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