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殷墟遗址展现商代文明:甲骨文、青铜器见证三千年前辉煌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9: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殷墟遗址展现商代文明:甲骨文、青铜器见证三千年前辉煌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厚重,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共5处,分别是洛阳的龙门石窟、安阳的殷墟、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河南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领略中原历史与人文的风采。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奔腾向前、生生不息。从良渚的文明曙光,到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再到三星堆的文化瑰宝,中华文明绵延古今、璀璨夺目。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洹河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


2006年7月13日15时许,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将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艺术与科技的杰出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作。殷墟甲骨文、青铜器、玉器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突出代表之一。


甲骨文、后母戊鼎、玉援铜内戈

殷墟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祭祀、天文、狩猎、舞乐等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记录中国商代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文献。甲骨文的使用与传承,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以甲骨文为主体的殷墟文字体系一脉相承数千年,对华夏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甲骨文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基本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龟甲、牛骨

殷墟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成就。目前,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已经超过5000件,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装饰品和车马器等。


青铜器——礼器,邵家棚遗址墓葬出土的铜礼器组合


青铜器——兵器、工具,陶家营遗址M12墓葬出土器物组合

其中,青铜礼器厚重精美,发现有后母戊鼎、牛方鼎、鹿方鼎等一大批工艺高超的重器。


中国文字演进阶段

殷墟玉器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象力,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据不完全统计,殷墟科学发掘出土的玉器已超过2600件。


和田白玉玄鸟形玉饰——殷墟博物馆

殷墟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手工业、青铜冶炼、陶瓷等很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考古发掘表明,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殷墟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由矿石混合冶炼发展到由铜、锡、铅料按比例混合冶炼的阶段,其独有的片范铸造法和复杂的铸铜工艺充分反映了殷商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


安钢第二炼钢厂西南发掘的有5辆车马的车马坑

殷墟遗址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沿洹河两岸分布着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游览区域主要包括宫殿宗庙遗址及殷墟博物苑和殷墟王陵遗址等。


殷墟博物苑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王陵是中国古代早期宫殿、陵墓建筑的代表作。


殷墟宫殿区

殷墟宫殿宗庙区规模宏大,已发现宫殿宗庙建筑80余座。这些建筑成组排列,或为宫室,或为宗庙,或为社坛,已具备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规划雏形。


殷墟宫殿区布局图

杜金鹏在《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中指出,殷墟宫殿区内的宫殿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并把53座建筑基址按不同的功用分区,各区都是独立的四合院形式。甲组基址为“寝”(包括寝室、燕朝),乙组基址是“朝”(内朝、外朝,个别是宗庙),丁组基址是“祖”(左祖),丙组基址是“社”(即右社)等。


邵家棚遗址发掘区航拍

殷墟遗址新发现宫殿宗庙区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殷墟外围区域包括辛店铸铜遗址、陶家营商代中期环壕聚落遗址、邵家棚商代晚期聚落遗址等。

主要建筑规模巨大、结构繁复、互相连属;多重院落组合有序,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开创了中国古代厅堂建筑的独特风格。殷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仿殷宫殿式建筑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上唯一的仿殷宫殿式建筑,建在乙二十基址的夯土之上。

殷墟王陵区


殷墟王陵

殷墟王陵区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王陵区,共发现有带墓道大墓13座和2000多座祭祀坑和陪葬墓,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包括大墓5座,西区包括大墓8座。这种东、西分区的陵墓建设原则,开创了中国“昭穆”制度的先河。


殷墟王陵区鸟瞰

绿地上用深色植物标示的线条系王陵大墓所在。

殷墟的都城规划改变了夏代以及商代早期条块规划的布局形式,形成了以宫殿宗庙区为中心的环形、分层、放射状分布的总体规划格局;同时,巧妙地利用河曲等自然条件,构成了防御和防洪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富有科学性的规划原则和建筑艺术对以后的都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殷墟聚落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牢固的宗法结构。

夏商周时期,自二里头文化已经出现大型宫殿建筑。这一时期城市总特点大体表现为:城市功能和结构相对简单,夏商周时期的都城多为政治和军事中心,经济和文化功能相对较弱,主要以宫殿、宗庙、防御设施为主,居民区分散在宫殿周边。手工业作坊就在宫城外,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


有机会来河南安阳,在殷墟听见 三千年文明回响,见证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世界青铜文明重要代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