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家修炼方法融入八段锦:从存思到胎息的实践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6: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家修炼方法融入八段锦:从存思到胎息的实践指南

道家修炼方法中的存思、守一和胎息等炼心法,不仅在传统修炼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可以在现代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中得到应用。本文将从修心和呼吸炼气的角度,探讨这些修炼方法的具体实践方式。

一、存思、守一和坐忘

存思到坐忘属于修炼内心和精神的过程,简称炼神。这一系列修炼方法可以表述为:存思-守一-内视-守窍-心斋-定观-坐忘。这是中国上古时期就已形成的最高明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提到:"上古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道德经》也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心神守一的境界,是存思追求的最高标准。庄子则称之为"坐忘"。

存思法的目的在于"守一",这是人最笃静状态下的心神合一。禅法中的"止观",科学上称为"心一境性"或禅定,与这种境界相呼应。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的"静虑",也是对这种境界的早期阐述。

修心的至高境界是"坐忘"。《庄子》中描述:"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息相依,达到一片虚境,即为"心斋"。"同于大通",则是"坐忘"的体现。

二、从行气、布气到胎息

"坐忘"的实现需要系统的锻炼。对于现代人而言,八段锦等养生气功是非常好的修炼方法。因为现代人难以完全舍弃欲望,难以真正修道,但这些方法对养生非常有益。

坐忘的能量状态在人体上表现为"气"的变化。《太上混元真录》中提到:"行气一名炼气,一名长息。"这与《道德经》中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相呼应。庄子说:"真人之息以踵。"

行气的修炼从锻炼呼吸开始,通过系统训练,使呼吸变得细微、长深、均匀,最终达到"胎息"的境界。行气方法繁多,是探索生命真理的重要途径。宋朝曹文逸的《灵源大道歌》中说:"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谛从来在真息。"

行气的修炼过程从主动控制呼吸开始,逐渐达到自然律动的"布气"阶段,最后进入"忘气"的"胎息"境界。在"虚之极"、"静之笃"的状态下,心不动念,无来无往,不出不入,湛然常住,即庄子所说的"真人之息以踵"。

三、养生气功八段锦如何运用存思和行气

八段锦虽然是简单的养生方法,但暗合道家养生的要义。要达到高级养生功效,需要"修心"。这要求练习者能够安静下来,专注于练习状态,达到"心一境性"。

在八段锦的练习中,存思的运用体现在动作与心念的配合上。行气则是八段锦养生气功的关键,从有意识的腹式呼吸训练开始,逐渐达到自然呼吸与动作的和谐统一。通过持续练习,心逐渐稳定、柔和、安静,完全沉浸于每个动作中,实现心随意动、意观动作的境界。

八段锦最终成为一种缓慢、舒适、有节奏的内外身心舞蹈,体现了古代养生法中修心与练气的完美结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