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立法护古城,生态建绿洲:襄阳文化遗产保护见成效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31: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法护古城,生态建绿洲:襄阳文化遗产保护见成效

襄阳古城在2024年国庆期间再次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北街、管家巷、鱼梁洲等景区客流持续高位运行。这座拥有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其文化遗产的?襄阳的市花和市树又是如何选定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新近出版的《襄阳人大70年》一书中找到答案。

千年古城得保护,三年两部条例推动

襄阳古城拥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见证。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古城墙的保护面临诸多挑战。2016年,襄阳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迅速启动了古城墙保护立法工作。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明确了禁止行为、管理职责及法律责任等,开启了襄阳古城墙保护和利用的法治化篇章。


襄阳古城墙(邵本刚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襄阳古城的全域保护与利用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襄阳古城保护条例》,将襄阳古城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新问题纳入法治化解决范畴。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沈德松表示,这两部条例的出台,建立了襄阳古城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法规体系,成为襄阳近年来地方立法工作的一大亮点。


管家巷夜景(杨东摄)

如今,漫步在襄阳古城墙上,可以感受到古城风貌的巨大改观和提升。襄阳古城相继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和首批旅游休闲街区,北街、管家巷等景点在假日里持续爆满。沈德松表示:“襄阳古城各景区的火爆出圈,就是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的生动缩影。我们将守护千年古城、赓续历史文脉,用法治力量助推千年古城华丽蝶变。”

紫薇花女贞树,被定为市花和市树

金秋时节,在襄阳中原路道路两旁的花坛里,大片的紫薇果实随风舞动,美丽壮观。在襄阳的大街小巷,女贞树也随处可见,它们便是襄阳市的市花和市树。

20世纪80年代,国内一些大中城市掀起了评选市花和市树的热潮。1984年,原襄樊市园林局开始筹备市花、市树的评选工作。经过两年的筹备,1986年7月,原襄樊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选定紫薇花和女贞树为市花、市树的报告。


襄阳紫贞公园(邵本刚摄)

原襄樊市园林局局长邱正森介绍说,选择紫薇花和女贞树作为市花和市树,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它们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二是发展迅速,遍布市区大街小巷;三是繁殖容易,市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原襄樊市筹建了紫贞公园,占地约600亩,2016年正式开园。公园主要突出地方特色,名字中的“紫”取自市花“紫薇”,“贞”取自市树“女贞”,成为市民休闲和锻炼的好去处。

荒洲变绿洲,鱼梁洲成“城市绿心”

曾经的鱼梁洲是一片荒滩,土壤贫瘠、树木稀疏。2018年以来,襄阳市将鱼梁洲定位为城市生态绿心,确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鱼梁洲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决定》和《襄阳市鱼梁洲生态保护条例》,为鱼梁洲生态保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襄阳鱼梁洲(邵本刚摄)

通过实施全域绿化工程,启动环岛景观带、中央生态公园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全洲绿化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鱼梁洲已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生态财富。作为襄阳第一部区域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襄阳市鱼梁洲生态保护条例》为鱼梁洲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治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