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星舰”试飞再现波折:飞船解体,助推器成功回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星舰”试飞再现波折:飞船解体,助推器成功回收

引用
证券时报网
11
来源
1.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98666.html
2.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0/14/content_242233.html
3.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5_01_17_762378.shtml
4.
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241014-d7212137.html
5.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117/herald/d80df05c3f8274413122b903053a6f50.html
6.
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98562.html
7.
https://www.sohu.com/a/799254849_466840
8.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4-10-17/doc-incsvwmz6370726.shtml
9.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0-12/doc-incshhpi0585809.shtml
10.
http://www.xinhuanet.com/globe/20250106/a596f810e4e24841ac377b0ce8129921/c.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SpaceX%E6%98%9F%E8%89%A6

2025年1月1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发射基地进行第七次试飞。这次任务本应是“星舰”朝商业化运营迈出的重要一步,但火箭第二级飞船升空后不久与地面失联,并在上升燃烧过程中解体。此次试飞仍取得部分成功,火箭的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通过机械发射塔臂的“空中捕获”实现回收。

01

“星舰”揭秘:突破性的设计与技术

“星舰”项目之所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突破性的设计和技术。首先,其“筷子夹火箭”的回收技术令人印象深刻。在名为“Mechazilla”的巨大“星舰”发射塔上,有三个机械臂。一个是“快速断开臂”,主要用于给“星舰”加注燃料并在发射前保持火箭稳定。另外两个长达36米的机械臂则被用于捕捉火箭,被比作一双“筷子”,它们被安装在超重型绞车上,绞车由巨型电机驱动,可以在发射塔上下移动。

根据此次试飞的记录,“星舰”助推器在着陆的最后阶段、距离地面约2000米时,同时启动13台发动机制动减速,这些发动机具备“万向推力”能力,即喷嘴可以旋转调节方向,以控制助推器姿态和飞行轨迹。待降落到一定高度后,外围发动机关闭,中心位置的3台继续工作使助推器进一步减速并几乎垂直落在两根“筷子”中间。在距离地面约几十米高度时,助推器在发射塔前垂直悬停。几秒钟内,“筷子”微微移动并牢牢抓住助推器栅格翼下方的销钉,发动机关机。

事实上,与其称该过程为“筷子夹火箭”,不如将其叫作“把火箭停在筷子上”。其技术难度并不在于机械臂的灵巧或强大,而是在于如何将庞大的助推器精确悬停在两根“筷子”之间,稍有偏差就会砸在“筷子”上。

“星舰”还采用了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具有更高的比冲和效率,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推力。同时,“星舰”采用了不锈钢结构设计,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同时成本更低,易于加工和维修。

02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星舰”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第七次试飞中,飞船解体的原因是“初步迹象表明,飞船发动机防火墙上方空腔中发生了氧气/燃料泄漏,泄漏量足以产生超过排气系统容量的压力。除了明显需要再次检查泄漏问题外,我们还将为该区域增加灭火系统,并可能扩大排气面积。”

此外,飞船的隔热系统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最近的试飞中,为了对“星舰”飞船的薄弱区域进行压力测试,第二级飞船上移除了相当多的隔热瓦,并对多种飞船再入大气层时的替代防护材料进行测试,其中包括一种带有主动冷却功能的金属瓦片。

SpaceX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本次发射是第二代“星舰”飞船的首次试飞,第二代“星舰”飞船经过大幅升级,包括隔热系统、推进系统的重新设计和电子设备的全面迭代等,可靠性与性能较上一代显著提升。

03

商业航天的竞争格局

在商业航天领域,SpaceX并非孤军奋战。在国内,以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为主的国家队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运载火箭、卫星、空间飞船等重大航天装备研发和总装能力。民营的大型企业,如天奥电子、蓝箭航天、天箭科技、中兵红箭、盟升电子、高德红外、中海达、星河动力等处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为规模较少,以航空装备零部件系统为主的中小型企业。

从市场份额来看,航天发射市场集中度较高。除2019年外,2018-2022年,航天器研制发射CR3均超过65%,2020年以来主要发射数量TOP3企业分别为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微小卫星和长光卫星公司。2023年中国商业发射合计67发,其中,国家队共计54发,新兴民营商业航天发射商13发,星河动力发射次数相对较多,共计7发。

04

展望未来:开启太空探索新纪元

尽管“星舰”项目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代表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方向。SpaceX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火箭全系统的重复使用,并开展更具挑战的任务,如将货物和人员送往月球和火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竞争的加剧,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