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遗产分配规则:配偶子女优先,遗赠协议优先
父母去世遗产分配规则:配偶子女优先,遗赠协议优先
父母去世后,遗产继承问题往往成为家庭成员关注的焦点。那么,遗产究竟应该如何分配?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父母去世继承财产如何分配,有没有法律规定
在众多合法继承人中,遗产分配问题的解决需遵循以下流程:首先,若父母之前签署过遗赠抚养协议(或是通过遗嘱或赠与协议将财产授予他人),那么则依据相关协议条款进行处理;其次,如果父母在生前并未设立遗嘱或者签订任何形式的财产转让协议,那么按法律的明确规定,财产将会被按照法定的继承顺序予以分配;再者,如果既没有遗赠抚养协议或遗嘱亦无遗赠情况,那么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遗产将会由全体遗产继承人共同遵守法律所制定的分配规则进行公平分配。
学习理解这些规则对于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民有权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扶养人需承担起对该公民生养死葬的责任,同时享有接受遗赠的权利。
此外,公民还可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同样地,集体所有制组织需承担起对该公民生养死葬的责任,同时享有接受遗赠的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遗赠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形式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改变继承顺序是不是剥夺配偶继承权
修改继承顺位并不等同于削减或彻底剥夺配偶所享有的继承权益,而是需要在特定情况下方可产生相应的效力。
有效丧失继承人资格的情况主要包括:
(一)故意极端恶劣地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了获取或争夺遗产而蓄意杀害其他相关继承人;
(三)对被继承人实施遗弃行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的行为达到严重程度;
(四)通过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的方式,情节严重者;以及
(五)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强迫或阻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销遗嘱,情节严重者。
对于存在上述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的继承人,若能真心悔过,且得到被继承人的宽恕,或者在遗嘱中被明确列为继承人,则该继承人的继承权不应被剥夺。
三、父母可以剥夺子女继承遗产
当然可以。
关于遗产的继承问题,这是财产所有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力,唯独在并无遗嘱或遗赠行为存在的情况下,按照固定法例制度确定继承人名单。
因此,家长有权按照内心真实意愿处理自身的财产,他们既可以选择把财产分配给子女,也可以决定将财产捐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士;这种行为并不构成对继承权的剥夺,因为遗嘱继承与遗赠在法律上具有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