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从弥生时代到世界级美食的演变
寿司:从弥生时代到世界级美食的演变
寿司,这道源自日本的传统美食,不仅是一道简单的料理,更是一部承载着日本历史文化变迁的活化石。从最初的发酵保存食物,到如今风靡全球的精致美食,寿司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日本社会的演变和文化的传承。本文将带你穿越时空,探索寿司从古至今的演变之路。
什麼是壽司
寿司(日语平假名:すし),或称为鮨(sushi)或鮓(susi),是一种深受全球喜爱的传统日本料理。主要由调味过的醋饭(饭中加入醋、糖、盐等调味料)和各种配料通过捏制的手法组成,这些配料可以是生的、熟的或腌制过的,包括生鱼片、海鲜、蔬菜、鸡蛋或其他肉类等。寿司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 醋饭原为一种保存食物的方法:以醋酸令食物的酸碱值下降,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减缓食物腐败!
什麼是「鮓」和「鮨」?
「鮓」(ㄓㄚˋ)
这个字在《释名·释饮食》中被记载为「葅也,以盐米酿之如葅熟而食之也」,指的是用盐和米来腌制鱼肉,让其发酵后再食用的料理方式。这种方法在冷藏技术尚未发展的时代非常重要,用于保存鱼肉。
「鮨」(ㄑㄧˊ)
这个字在《尔雅·释器》中的解释是「鱼,谓之鮨」,意味着它原本是鱼的另一种称呼。这个字后来被引入日本,并与寿司的制作方法相结合,最终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寿司。
在现代,「鮓」专指用盐米腌制发酵的寿司,而「鮨」则泛指各种用鱼肉和其他食材制作的寿司。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寿司」这个词汇来表示这道日本料理。
寿司的起源与演变
寿司的起源并不是来自贵族或宫廷,而是来自大街小巷!让我们来看看这平民食物是如何发展到世界各地!
最早寿司的雏形来自东南亚民族,这种寿司是一种发酵食品,为了保存难以入手的鱼货,会将米饭放进干净的鱼膛内,积在罐中埋入地底下,以便保存鱼肉的鲜度并防止腐败,而且食物会因发酵而产生一种微酸的鲜味,当时的人只吃鱼肉而舍弃米饭,而使用这种方式制作的料理称为「熟寿司」,是寿司最早的原型。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各时期的演变与创新!
① 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
弥生时代,人们发明了「熟寿司」,当时的重点不在米饭而在利用米饭发酵以保存海鲜,也就是将鱼肉用盐腌制后,再用米饭包裹起来使其发酵。这种寿司的制作方法虽然较简单,但却具有保存鱼肉的作用,因此熟寿司的发明很快在日本各地传播开来!
熟寿司的发明是寿司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弥生时代之前,人们主要以鱼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为食。由于这些食物不易保存,因此人们经常会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
熟寿司的发明解决了食物保存的问题,它代表了日本饮食文化从采集文化向农业文化的转变!
② 奈良时代(约710年-794年)
奈良时代日本商人用醋腌制饭团然后再加上鱼肉,压成一小块接着并列放置小木盒里保存!
日本最早的寿司记载是在718年的《养老律令》中的「杂鮨五斗」,当中提及国民要缴付税务,这确定了寿司实物税的地位!
在奈良时代,熟寿司传入中国,并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在中国,与文化撞击之后,熟寿司被改编成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鮓」和「鮨」!
③ 平安时代(794年至1185年)
平安时代,熟寿司在日本继续发展,渐渐衍生出了「半熟寿司」,也就是米饭只经过部分发酵的寿司。这一时期,原本使用陶罐的人们开始学会使用木桶来制作熟寿司,使得熟寿司的制作更加方便快捷,熟寿司也更加美味可口。
9世纪:唐朝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鮓"的制作方法,这表明了寿司在当时已经是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食物!
④ 鎌仓时代(1185年至1336年)
在镰仓时代,半熟寿司在日本流行起来。半熟寿司的制作方法是将鱼肉用盐腌制后,再用米饭包裹起来,发酵的时间较短,更加容易制作,口感也更加鲜嫩!
在平安时代,熟寿司的发酵时间通常为数月甚至数年。而在镰仓时代,人们为了节省时间,将熟寿司的发酵时间缩短为数天甚至数小时,也就是半熟寿司,半熟寿司的保存时间较长,这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储存寿司!
⑤ 室町时代(约1336年至1573年)
在室町时代之前,寿司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熟寿司和半熟寿司」。在室町时代,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寿司制作方法,那就是「醋饭寿司」。醋饭寿司的制作方法是将米饭中加入醋,然后将鱼肉等食材放在米饭上。醋饭寿司的制作时间更短,口感也更加清爽,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同一时期不止发明了醋饭,再之后还发明了「押寿司」和「海苔卷寿司」等新的寿司品类。押寿司是将寿司饭压制成固定的形状,然后切成小块食用;海苔卷寿司则是将寿司饭和食材卷在海苔中!
15世纪,醋饭寿司在日本流行起来。接着出现押寿司和海苔卷寿司等新寿司品项出现。
⑥ 江户时代(约1603年至1868年)
「现代的握寿司」是在江户时代后期发展而成。当时的人们开始使用醋饭来制作寿司,并在生鱼片与醋饭之间涂上些许山葵,将鱼肉切成薄片放在醋饭上一起捏制。这种握寿司的体型比现在常见的要大2~3倍,为了与当时流行的箱押寿司区别,这种寿司被称为江户前寿司!
*江户时代之前,寿司的制作通常使用腌制过的鱼肉为主。但在江户时代,随着冷藏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新鲜的鱼肉(现生鱼片)和多种食材来制作寿司,例如海鲜、蔬菜、蛋类等。并同一时期开始注重精美的刀工!
1804年|日本的华屋与兵卫在江户日本桥(现今东京)开设了第一家寿司店。
⑦ 明治时代(1868年至1912年)
在明治时代,寿司传入西方国家。寿司在西方国家受到了欢迎,并被改编成各种不同的形式!
这一时期日本以「明治维新和资本主义」发展而著称,日本废除封建制度,引进西方文化和技术,所以食物与文化得了交流!
在西方文化的影下,寿司制作更加现代化,食材也更加丰富,寿司从街头小吃转变成高级料理!
⑧ 大正时代(1912年至1926年)
在大正时代,是日本寿司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寿司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食品。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寿司店,寿司的制作方法也更加精益求精!
*大正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根据统计,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前,东京就有超过5000家寿司店,经营方式也各不相同,一些寿司店以高档的食材和精美的制作而著称,另一些寿司店则以物美价廉而受到普通市民的欢迎。大正时代的寿司师傅们还发明了许多新的寿司品类,例如花寿司、手卷寿司等!这些新颖的寿司品类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也寿司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1924年|东京筑地市场开设了第一家寿司店。
1925年|日本举办了第一届"寿司节"。
1926年|日本出版了第一本寿司料理书
⑨ 昭和时代(1926年至1989年)
昭和时代是日本寿司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寿司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和消费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寿司制作工艺的精进、食用文化的普及、全球化的扩张,使得寿司更加美味可口,也更加符合人们的饮食需求!
1958年|第一家旋转寿司店由「白石义明」在大阪开业,店名为元禄寿司,元禄寿司店的寿司都是放在输送带上,供顾客自行取用。这种新颖的用餐方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元禄寿司店很快便在大阪声名鹊起。
( 图取自_元禄寿司官网 )
1964年|寿司被列入东京奥运会的菜单。
1970年|寿司开始在美国流行。
⑩ 平成时代(1989年至2019年)
寿司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遍布世界各地。
1991年|日本第一家连锁寿司店寿司郎开业。
2001年|寿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日本寿司的出口额突破1000亿日元
寿司发展的简要历史
寿司的起源与发展和「日本的水稻种植」「饮食文化」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也是日本历史文化的见证。以下是寿司发展的简要历史:
弥生时代: 发明了「熟寿司」,利用米饭发酵保存海鲜。
奈良时代: 熟寿司传入中国
平安时代: 熟寿司制作工艺和口味的提升,熟寿司发展为「半熟寿司」,发酵时间缩短。并出现了桶寿司!
镰仓时代: 半熟寿司开始流行,制作寿司发酵时间大幅缩短!
室町时代: 醋饭寿司的发明并延伸出不一样寿司类型!
江户时代: 出现握寿司雏形
江户时代后期: 发展成现代握寿司,开始使用新鲜鱼肉和多种食材。
大正时代: 寿司在日本成为流行食品,寿司店数量大幅增加。
明治时代: 寿司传入西方国家,并被改编成各种形式。
昭和时代: 寿司制作工艺精进,食用文化普及,全球化扩张。
平成时代: 寿司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遍布世界各地!
寿司的传承与创新
寿司的起源与发展不仅反映了日本的水稻种植、饮食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密切关联,它更是日本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从最初的发酵食品到现代各式各样的创新寿司,这道料理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中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