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简易穴位养生在家做
中医简易穴位养生在家做
中医简易穴位养生在家做
博大精深的中医并非样样难懂,这回月刊邀请新加坡注册中医师暨针灸师,也是社员的冯桂花,来教大家几个简易穴位保养。
中医用药及针灸施治,都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再定下治疗方案。我们不讲深奥的学理,重点在传达简易穴位养生方法,纯属个人日常可作的保养之道。以下介绍阿是穴、四总穴、智三针、四神聪穴、梳头法。
全身穴位——阿是穴
阿是穴的穴名首先出現在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阿是穴又名天应穴、不定穴,实际就是身体上的疼痛点。阿是穴没有固定名称,没有固定位置,随着痛点或按、或揉、或敲击,十分简单易学。
阿是穴没有固定位置,有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按摩。(照片/pakutaso.com)
上下肢的穴位——四总穴
足三里穴和委中穴在下肢,列缺穴和合谷穴在上肢,这四个穴位总称四总穴。简易取穴法: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膝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委中穴在膝盖后面腘窝中间。寻找列缺穴,可以两手的虎口交叉,一手的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指尖碰触的凹陷处就是列缺穴。合谷穴在手背,先将拇指、食指合拢,虎口上肌肉的最高处就是合谷穴。
足三里穴属十二经络的足阳明胃经。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可以足三里穴调养,足三里穴是长寿穴、强壮穴,可常以按、揉等法养生。至于急、慢性腰背痛可用委中穴调护。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络会循行至腰背处。在委中穴以按揉或敲击等法处理,可缓解腰背痛。另外可以垫起脚尖,拉直膝盖后面的腘窝中间的委中穴,也可以达到缓解腰背痛的效果。
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可以足三里穴调养。
按揉委中穴可缓解腰背痛。列缺穴属手太阴肺经。主治咳嗽、气喘、咽喉痛、偏头痛、颈强痛、牙痛等。合谷穴主治头痛、牙痛、眼红肿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等问题。所以头部与面部问题可以按法、揉法、按揉法、叩击法调理列缺穴、合谷穴。调理四总穴,可针对消化系统、腰背痛、头部与面部等问题,配合操作手法作日常保养。
列缺穴与咳嗽、气喘、咽喉痛的保养有关。
合谷穴主治头痛、牙痛等问题。
头部穴位——智三针
依据卫生福利部100年委托台湾失智症协会进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内政部108年12月底人口统计资料估算,台湾65岁以上人口,每12人有一人有失智症,80岁则每五人就有一位失智者。银发族日增,失智症问题值得未雨绸缪。神庭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间往上0.5寸处。本神穴在头部,发际正中间左右各三寸,再往上0.5 寸处。这三个位置合称“智三针”,是靳瑞教授“靳三针疗法”之一,防治智力低下、老年失智等问题,可用指尖叩击法做保养。
指尖叩击“智三针”可防老人失智。
头部穴位——四神聪穴
最后介绍有调护失眠、健忘等效用的“四神聪穴”。此四穴在头顶的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以指尖叩击的手法做保养。百会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往上五寸处。先找到百会穴,再找四神聪穴。
四神聪穴有调护失眠、健忘等效用。
中医穴位养生操作手法
- 按法:用拇指或掌根于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
- 揉法: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于穴位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向,压力轻柔而均匀。
- 按揉法:合按法与揉法使用。
- 指关节叩击法:先将大拇指收于拳中,再握拳,以食指指关节叩击穴位
- 指尖叩击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靠拢,以指尖敲击穴位,可单手敲击,也可双手同时敲击对称的两条经络的穴位。轻轻叩击体表,快速而短暂,速度要均匀。
梳头法
梳头即按摩头部,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助眠、美容、美发。头部穴位对头痛、头晕、失智、失眠也有调护效果。建议选用牛角梳梳头,有清热的效果。梳头步骤:
- 先梳头部中线, 即梳督脉部位。由头中线前发际(神庭穴)梳至后中线发际。
- 中线之左侧前额角发际,梳至左侧后发际。
- 由左耳上的前发际,沿着左耳后弧度,向后梳至左后发际。
- 中线之右侧前额角发际,梳至右侧后发际。
- 由右耳上的前发际,沿着右耳后弧度,向后梳至右后发际。
中医经络穴位,配合非侵入性手法养生,操作简易,经济安全。数千年累积的经络穴位养生,早已陆续传至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地。期盼中医养生智慧,人人上手,家家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