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个月到6个月:斑秃治疗效果显现时间表
从1个月到6个月:斑秃治疗效果显现时间表
斑秃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斑秃的不同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和预期时间,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斑秃治疗的全过程。
斑秃类型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斑秃类型有斑片型、网状型、匐行型、弥漫型、全秃、普秃等。处于稳定期、面积较小的斑片型斑秃,以及急性弥漫型斑秃可在有效治疗后 1月内即出现毛发再生,若持续3个月尚未出现疗效,需要评估是否更换方案。而对于较为严重的斑秃类型,如网状型、匐行型斑秃及全秃、普秃,该类型斑秃对治疗的反应率较低,因此相比于其他类型患者,评估其疗效的时间要长于3个月,有时可能需要超过6个月或更久[1]。
疾病严重程度
参考美国斑秃评估指南所推荐的SALT(Severity of ALopecia Tool)方法[2],根据脱发面积占整个头部面积的比例确定斑秃的严重程度。一般认为脱发面积 <25%为轻度,25%-49%为中度,≥50%为重度。多数轻度至中度斑秃患者一般在有效治疗数周到数月内可以看到疗效,通常建议至少连续使用3个月以维持疗效;而重度斑秃患者,临床显效时间和治疗时间大大延长,一般3-6个月为疗效评估时间点,若持续治疗3-6个月还没看到显著疗效,则需要停药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1)外用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包括卤米松、糠酸莫米松及丙酸氯倍他索等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这类药物可能在轻度至中度的斑秃患者中加速头发生长,药物反应良好者 1-2个月左右即可观察到效果,如3-6个月后仍未见疗效,应调整治疗方案。
(2)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常用的药物有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曲安奈德注射液。应用于脱发面积较小的稳定期成人患者,如轻度或中度的单发型或多发型斑秃,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每 34 周 1 次,曲安奈德注射液每 23 周 1 次, 可重复数次,一般3-4周可观察到效果,如 3-6个月内仍无毛发生长,即应停止注射并更换方案。
(3)局部免疫疗法:本疗法适用于重症斑秃(脱发面积> 50%、全秃和普秃)患者、病程长及其他治疗效果不佳者。常用的接触致敏剂主要是二苯基环丙烯酮(DPCP)和方酸二丁酯(SADBE),但该种疗法副反应众多,且目前尚未获得我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因此临床使用受限、应用较少。国内外研究均报道本疗法应至少坚持治疗 36 个月后评价疗效,且治疗成功率因人而异,有效率大约为 30% 50% [3]。
(4)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适用于急性进展期和脱发面积较大的中、重度患者,包括全秃和普秃,通常 12 个月起效,一般需要缓慢减药、持续治疗3个月以上以维持疗效,若36 个月后无明显疗效,应停止使用。
(5)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等,近年来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重症斑秃患者,多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报告了不同类型的斑秃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毛发再生,然而,确切的评估时间点可能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一项托法替布治疗斑秃的临床研究[4]表明, 6个月时69.1%的患者表现出超过50%的SALT评分改善,其中44.3%的患者SALT评分下降90%或更多,而这与斑秃类型相关:斑片型斑秃SALT评分下降明显、效果较好,普秃和全秃SALT评分下降不明显甚至增加、效果较差。因此,JAK抑制剂的应用范围、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行更长时间的治疗和监测。
(6)其他疗法:中医药、激光和光化学疗法等,一般作为斑秃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因此其具体显效时间尚不明确;单独口服中药治疗的话,一般 3个月需要进行评估,若无明显毛发再生或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则需立即停药。
总的来说,斑秃的治疗需要耐心和长期管理,效果的显现时间可能从数周到数月不等,评估疗效的时间点通常至少需要 3个月,有时可能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这都具体取决于疾病类型、治疗方法和个体情况。重要的是,患者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Pratt CH, King LE, Jr., Messenger AG, Christiano AM, Sundberg JP. Alopecia areata.Nat Rev Dis Primers. Mar 16 2017;3:17011. doi:10.1038/nrdp.2017.11
[2].Olsen EA, Hordinsky MK, Price VH, et al. Alopecia areata investigational assessment guidelines--Part II. National Alopecia Areata Foundation.J Am Acad Dermatol. Sep 2004;51(3):440-7. doi:10.1016/j.jaad.2003.09.032
[3].Messenger AG, McKillop J, Farrant P, McDonagh AJ, Sladden M.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lopecia areata 2012.Br J Dermatol. May 2012;166(5):916-26. doi:10.1111/j.1365-2133.2012.10955.x
[4].Nasimi M, Abedini R, Ghandi N, Teymourpour A, Babaie H.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ofacitinib in 97 alopecia areata patients.J Cosmet Dermatol. May 12 2024;doi:10.1111/jocd.16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