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氛围拉满!澄海区凤翔街道举办非遗文化体验周系列活动
文化氛围拉满!澄海区凤翔街道举办非遗文化体验周系列活动
听潮剧、舞英歌、猜灯谜、印版画、编钩花……连日来,在汕头市澄海区凤翔街道,一场场别具特色的非遗体验课堂陆续开展,激起青少年儿童浓浓的学习兴趣,当地孩子们在文化的熏陶下,充实着暑期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期,澄海区凤翔街道精心策划了“非遗润童心 文脉共传承”非遗文化体验周系列活动。活动由澄海区凤翔街道宣传文化部门、妇联、综合文化站、共青团以及工会联合会联合举办,旨在积极挖掘整合辖区内的文化资源,带领青少年儿童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信,保护非遗文化,传承城市文脉。
弘扬潮文化
非遗文化体验周在潮汕歌舞中拉开序幕。为了能让更多群众切身感受潮剧和英歌舞这两项国家级非遗的魅力,此次文艺展演将潮剧、英歌舞等潮汕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再次将“非遗”带上舞台,带到观众面前。
现场,只见少年儿童们化身为各式“梁山好汉”,手执短棍英姿飒爽,踏着鼓点跳跃翻腾,年轻鲜活的舞者与古老的舞步碰撞出了潮汕文化薪火相传的动人画面。还有那悠扬婉转的潮剧唱段,以其独有的方言戏腔,细腻的身段演绎,将观众带入戏曲世界中,让现场观众在领略非遗文化之美的同事,也能体会到潮汕文化所蕴含的情感共鸣。
珠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让孩子们感受指尖上的非遗,本次非遗文化体验周系列活动邀请了神墨教育的珠算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算盘的来源,结构与运用,通过手指拨珠感知数字本身,建立与数字深层次的交集,形成数感,提升信息及时处理的能力。
活动中,孩子们还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七彩小算盘,沉浸式体验了一次珠算的魅力。
此外,结合“七夕”传统习俗,凤翔街道专门设置了钩花课堂,邀请辖区内的钩花能手,详细为青少年儿童讲解了钩花方法、花色搭配等针织技巧,带领孩子们体验手钩花这项区级非遗项目妙手生花的独特魅力。
在实操环节中,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以爱为针,用心引线,巧手翻飞,一根根毛线就在指尖的转动下华丽变身为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花,一片片花瓣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一个个针脚都见证着心灵手巧。
非遗传薪火
此前,澄海区凤翔街道凭借着“澄海灯谜”这一项目荣获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为了让青少年儿童更好地体验“灯谜”这项古老又生动的国家非遗项目,本次活动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场灯谜体验课堂,现场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耐心介绍灯谜的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讲解如何从谜面的字里行间寻找线索解开谜底。
在猜射环节中,伴随着激动人心的击鼓声,青少年们开动脑筋,仰头读题,低头沉思,互相探讨,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提示和讨论。报猜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沉浸在击鼓报猜之中,现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澄海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版画)之乡。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版画文化,提高青少年艺术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版画体验课堂上,邀请了凤翔街道的“文明播种人”丁旭先为青少年们授课。
课堂上,丁旭先首先介绍了版画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等,让青少年们深刻感受到版画艺术的博大精深。随后为大家演示了版画制作的全过程,细致入微地讲解了从设计草图、选材刻版、上墨印刷到最终成品的每一个步骤。
在实操环节中,丁旭先穿梭在学生之间,帮助大家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孩子们一幅幅充满个性与创意的版画作品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
凤翔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以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举措,繁荣文化产业,继续做好非遗文化的宣传保育工作,重点针对广大青少年群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注和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浓厚氛围。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