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发现丹参酮IIA与MSCexo组合治疗心肌损伤新机制
天津中医药大学发现丹参酮IIA与MSCexo组合治疗心肌损伤新机制
丹参酮IIA,一种从传统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近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中心樊官伟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丹参酮IIA与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MSCexo)组合在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新机制,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研究背景与方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挑战。当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后,虽然可以挽救受损心肌,但再灌注过程本身也会导致进一步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阻碍心肌修复,加速心脏功能恶化。因此,如何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心肌修复,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关键。
樊官伟团队创新性地将丹参酮IIA与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MSCexo)相结合,构建了丹参酮IIA预处理的MSCexo(TSA-MSCexo),并系统研究了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治疗效果。研究团队通过构建CCR2过表达大鼠模型,深入探究了CCR2对单核细胞浸润及血管新生的调节作用。同时,通过miRNA微阵列分析,筛选出TSA-MSCexo发挥心脏修复作用的有效候选内容物。
重要发现
研究发现,TSA-MSCexo中包裹的miR-223-5p能够精准递送至心脏受损部位,通过抑制CCR2的活化,显著减少单核细胞的浸润,并促进血管生成。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丹参酮IIA与MSCexo组合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机制,更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临床意义与应用前景
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MSCexo)因其低免疫原性和低致癌性,已成为心脏修复领域备受关注的新型无细胞疗法。而丹参酮IIA作为传统中药丹参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将两者结合,不仅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更实现了协同增效,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该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首次揭示了丹参酮IIA通过调节MSCexo中的miR-223-5p,实现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精准治疗。这种基于中药成分的无细胞疗法,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为中药现代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这项研究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丹参酮IIA与MSCexo的组合疗法,不仅展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更为中药成分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创新疗法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临床,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李胜为第一作者,李澜助理研究员及樊官伟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这一重要成果不仅体现了我国在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实力,更为全球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