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热议:直肠癌早筛有多重要?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9: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热议:直肠癌早筛有多重要?

2024年8月,广州结直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二十二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结直肠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在此次论坛上,多位专家一致强调: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01

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和早期症状

直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50岁以上的人群是高发人群。此外,有以下情况的人也需要特别警惕:

  •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 有肠道息肉病史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 克罗恩病患者
  • 有乳腺癌、卵巢癌等其他癌症病史
  • 长期吸烟、饮酒
  • 高脂饮食、缺乏膳食纤维
  • 缺乏运动
  • 肥胖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但以下表现值得警惕:

  • 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或里急后重(总有排便感却排不出多少)
  • 大便性状变化:大便变细、变形,或带有沟槽
  • 血便: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附着于大便表面,常被误认为痔疮
  • 黏液便:大便中混有黏液
  • 腹部不适:持续性的腹痛、胀气或隐痛
  • 贫血与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及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

02

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方法

目前,直肠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粪便隐血试验:这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血液来发现可能的病变。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2. DNA甲基化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的DNA甲基化状态来识别癌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对于高度甲基化的基因如SEPT9,其检测敏感性可达90%以上。但成本相对较高,普及率有限。

  3. 内镜检查:包括结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进行活检并即刻移除发现的息肉。虽然准确率高,但属于侵入性检查,患者接受度较低。

  4. CT结肠造影:通过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提供结直肠部位的详细图像。但费用较高,且对小病灶的识别能力有限。

  5. 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结合了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和DNA检测,既能检测粪便中的隐血,又能检测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变异,提高了筛查的准确性和患者依从性。

03

专家建议:何时开始筛查?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形成的共识,建议如下:

  • 一般风险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或每3年进行一次粪便DNA检测。
  • 高危人群: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肠道息肉病史等,应提前至40岁开始筛查,或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年开始。筛查频率应根据医生建议适当增加。

04

早筛早治,远离直肠癌

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晚期。研究显示,早期结直肠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高达90%-95%,而晚期患者的存活率则不足10%。因此,定期进行直肠癌筛查,尤其是对于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是预防和治疗直肠癌的关键措施。

专家呼吁,公众应提高对直肠癌的认知,积极参与筛查。同时,政府和医疗机构也应加强筛查项目的推广和普及,提高筛查的可及性和便利性。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我们有望降低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