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霉素的正确使用指南,你知道多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8: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霉素的正确使用指南,你知道多少?

青霉素作为最早被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至今仍在医疗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潜在副作用同样值得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青霉素的适用病症、用药指导以及如何避免滥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种经典抗生素。

01

适用病症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具体包括:

  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 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 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 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5. 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白喉。
  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奋森咽峡炎、莱姆病、鼠咬热、李斯特菌感染。
  7. 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
02

使用方法和剂量

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具体用量如下:

  1. 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 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单位/Kg,分2~4次给药。
  3. 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 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 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
03

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赫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等。

  1. 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7%-10%,通常是先前用青霉索治疗的结果,但有些人在首次治疗时有立即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先前接触青霉索可能是通过牛奶或疫苗中存在的痕量物质发生的。临床上注意到两种类型的青霉素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 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在给药后20分钟内发生,严重程度从荨麻疹和瘙痒到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血管塌陷和死亡。这种速发型超敏反应非常罕见,通常在胃肠外治疗后发生,但是在口服治疗后已经报道了一些超敏反应的病例。另一种类型的过敏反应,即加速反应,可在给药后20分钟至45 小时之间发生,包括荨麻疹、瘙痒、发热和偶尔喉部水肿。

  • 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在治疗开始后1-2 周内发生。表现包括血清病样症状,即发热、不适、荨麻疹、肌痛、关节痛、腹痛和各种皮疹(涵盖斑丘疹至剥脱性皮炎)。在制备青霉素溶液的个体中观察到接触性皮炎。

  1. 赫氏反应:是全身反应,可能在梅毒或其他螺旋体感染(即莱姆病和复发热)患者开始青霉索治疗后发生。在开始治疗后1-2 小时开始反应,并在12-24 小时内消失。其特征是发热、寒战、肌痛、头痛、皮肤病变恶化、心动过速、过度通气、血管扩张伴潮红和轻度低血压。林氏反应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病原体死广致症状加剧。

  2. 胃肠道反应:据报道,青霉素治疗期间或之后有伪膜性结肠炎发生的病例,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口腔炎、黑色或多。

04

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肤试验(皮试)。皮试是目前预测青霉素速发型过敏反应最快速、灵敏、有效的检测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 皮试方法:使用500U/ml的皮试液,用75%乙醇消毒前臂掌侧下段皮肤,使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皮试液,先排净针管内空气。用一手绷紧患者皮肤,另一手持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15°进针,形成直径3mm的皮丘。

  2. 结果判断:皮试后15~20分钟后判断皮试结果,如皮丘较之前注射形成的皮丘直径扩大≥3mm应判断为皮试阳性,伴有红晕或痒感更支持呈阳性反应。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对侧前臂用0. 9% 氯化钠注射液做对照试验。

  3. 注意事项

  • 即使皮试为阴性,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密切观察,并做好过敏反应抢救准备。
  • 青霉素皮试禁用于过敏性休克高危人群。
  • 4-6周内发生过药物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推荐4-6周后再行皮试。
  • 哮喘患者行皮试推荐在哮喘控制期间进行。
  • 皮试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影响皮试结果的药物。
05

耐药性问题

青霉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这需要在临床使用中严格控制,避免滥用。医生会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06

使用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2. 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3.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青霉素不宜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4. 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或给药间隔。
  5. 长期使用需警惕二重感染,如出现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6.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青霉素作为经典的抗生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仍然是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其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过敏反应和耐药性问题,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