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伯庸:用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提升写作能力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3: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伯庸:用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提升写作能力

5月27日,著名作家马伯庸走进重庆八中宏帆中学,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跟苏轼一起读历史》的专题讲座。他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苏轼独创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并结合自身的写作经验,为同学们揭示了高效阅读与写作的秘诀。

01

八面受敌读书法:专注而深入的阅读之道

"八面受敌读书法"源自苏轼的一首诗《夜梦》。诗中,苏轼梦回童年,面对父亲检查作业时惊恐不安,因为《春秋》只读到桓公、庄公部分。马伯庸解释道,这正是苏轼读书方法的体现:每次只专注于一个方面,如同八面受敌时要"逮住一个敌人狠狠痛揍"。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要求读者在通读时"专思一项",而不是"择内容而读"。比如读《汉书》,可以分别关注治道、人物、官制、兵法等不同方面,每次只集中精力对付一个问题,各个击破,彻底消化。

02

从《史记》到现代写作:八面受敌读书法的实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方法,马伯庸以《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为例,演示了如何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

  • 第一遍读整个故事本身,了解基本情节;
  • 第二遍读地理,关注故事中所有涉及地理的部分;
  • 第三遍读礼制,比如座次安排的含义;
  • 第四遍读器物,了解当时的物质文化。

这种有目标的阅读方式,不仅提高了阅读效率,也让阅读变得更加事半功倍。正如苏轼所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

03

马伯庸的写作之道: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作为一位知名的历史小说作家,马伯庸的创作理念与"八面受敌读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强调,写作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历史考据基础上,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和人物的塑造。

在创作《大医》时,他集中阅读了当时的《申报》,了解人物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在写《长安十二时辰》时,他参考了《隋唐两京考》等历史文献,确保场景描写的真实感。他善于从历史文献和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通过"三明治"理论,在历史真实性和文学虚构之间找到平衡点。

马伯庸还强调了持续写作的重要性。他每天坚持写作3000-4000字,通过系统的阅读、观察生活和积累细节,保持创作的稳定输出。他认为,写作需要建立在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之上,只有通过持续的练习,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04

结语:阅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

在互动环节,有学生提问:"如何寻找写作灵感?"马伯庸回答说:"想要写作有灵感,应当多与人交流,多观察世界,多进行社会实践。"他还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了如何克服写作瓶颈:"碰到瓶颈没关系,多读书。"

通过这次讲座,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阅读和写作技巧,更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和阅读的重要性。正如一位学生所说:"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拓宽视野、培养情感的重要方式。我会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让书香伴随自己成长,不断在文学的世界中探索、感悟和进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