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EB病毒与鼻咽癌:从发病机制到预防筛查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02: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EB病毒与鼻咽癌:从发病机制到预防筛查

EB病毒,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竟然与一种致命的癌症——鼻咽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表明,近90%的鼻咽癌患者EB病毒检测呈阳性,这一发现为我们认识和预防鼻咽癌提供了重要线索。

01

EB病毒:鼻咽癌的“幕后黑手”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疱疹病毒,90%的人群血清学检测呈阳性。它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因此又被称为“亲吻病毒”。EB病毒感染后可能终生携带,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会再度活跃形成复发感染。

近年来,一项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 Genomics的研究揭示了EB病毒与鼻咽癌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华南人群鼻咽癌的高发病风险与HLA易感基因和高危EB病毒的交互作用高度相关,二者协同效应贡献了超过60%的鼻咽癌发病风险。

02

鼻咽癌:从“广东癌”到全球关注

鼻咽癌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聚集倾向的恶性肿瘤,80%的新发病例集中在中国,尤其是华南地区。数据显示,广东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出20-30倍,死亡率超过5/10万,因此被称为“广东癌”。

研究显示,广东地区80%的鼻咽癌患者体内都存在一种独特的高危病毒亚型,感染了这种病毒的人,鼻咽癌发病风险将增加11倍。此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如饮食习惯)也与鼻咽癌高发有关。

03

早期症状:警惕这些“信号”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但以下几种表现值得警惕:

  1. 涕中带血:表现为回吸鼻涕时痰中带有少量血丝,间歇性出现,常被忽视。
  2. 鼻塞:初期为单侧鼻塞,随肿瘤增大可能发展为双侧鼻塞。
  3. 耳部不适:包括耳鸣、听力下降等,易误诊为中耳炎。
  4. 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痛性肿块,质地硬且活动度差,多见于上颈部。

这些症状与普通鼻炎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鼻炎引起的鼻塞呈交替性、间歇性,而鼻咽癌引起的鼻塞是单个鼻子堵塞,随着肿瘤的扩大,会出现两个鼻子都堵塞,表现出进行性、持续性的特点,并且伴随着耳鸣、听力下降、视力不清等症状。

04

诊断方法:早发现是关键

目前,鼻咽癌的辅助检查包括临床检查、鼻咽镜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其中,临床检查是诊断鼻咽癌的最基础手段,通过对鼻咽、鼻腔、口咽、头颈部等部位进行检查,发现是否出现鼻咽癌临床症状。

05

预防措施:这些方法要记牢

  1. 避免EB病毒感染: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因此要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牙刷等,减少亲密接触,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或病毒流行期间。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少食腌制食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3.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4. 新型筛查技术:Take2 Prophecy™是一种新型的鼻咽癌筛查方法,使用次世代DNA测序技术,能够检测带有鼻咽癌特征的EB病毒DNA,识别早期患者。该测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超过97%)和极低的假阳性率(0.7%)。

鼻咽癌虽然凶险,但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治愈率可达90%。因此,了解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掌握早期症状和诊断方法,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