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衰减是否正常 到底谁说了算?
新能源汽车电池衰减是否正常 到底谁说了算?
王先生的小鹏汽车正在接受检测。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最常见的是动力电池的衰减问题。市民王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他与4S店及厂家多次沟通,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续航缩短,电池检测结果为正常
2020年8月,王先生购买了小鹏G3纯电汽车,当时落地价约18万元。该车型官方标称续航里程为520公里,但王先生在提车后不久就发现实际续航只有360公里左右。4S店工作人员检测后表示电池正常,可能是驾驶习惯导致续航缩短。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续航里程进一步缩短,目前每次充满电只能行驶250公里左右。
王先生展示了最近2000公里的行驶状况,数据显示曲线相对平稳,百公里耗电量约为17度,基本符合纯电车的平均电耗水平。尽管如此,他多次拨打厂家400售后服务电话寻求解决方案,但工作人员始终建议他到线下门店进行检测。每次检测结果都显示电池状况健康,因此无法进行后续的维护、保养或更换电池。
电池衰减是否正常由谁说了算?
2024年9月19日,记者陪同王先生来到小鹏汽车宁波下应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王先生已多次前来,他们按照流程对电池进行了检测,未发现任何问题,因此难以满足其维修或更换电池的诉求。
在王先生的要求下,门店技术人员再次对其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经门店技师检查,车辆系统无故障,动力电池健康正常。然而,检测结果中并未包含循环充电次数和初始容量占比等关键数据。
根据《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测试标准,充电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或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王先生的车辆目前行驶里程为11.4万公里,虽然循环充电次数未达到500次,但实际衰减量可能已超过20%。
在质保期内,如果电池正常衰减超过20%,消费者可以要求厂家免费更换动力电池。然而,电池衰减目前尚无相关的国家标准出台,不同车企对于电池衰减的鉴定标准各不相同。非正常衰减则表现为充电电量下降或同等电量下续航里程明显缩短,同时充电时长也会变长。
王先生表示,他将联合其他有类似问题的车主,共同维护自身权益,并计划找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获取更详细的电池数据,为未来的维保或更换电池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