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叶面施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叶面施肥是一种有效解决作物营养缺乏问题的方法,尤其在土壤肥力不足的情况下更为重要。研究表明,叶面施肥的效果是土壤施肥的8-10倍,能够显著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升。本文将详细介绍叶面施肥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叶面施肥的重要性
叶面施肥(Foliar Nutrition)是解决作物营养缺乏问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土壤肥力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供应的必需营养素和无机物,有时因根系吸收能力、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而限制作物吸收。叶面施肥有助于保持作物内营养成分的均衡,这种作用并不仅仅依靠土壤的营养吸收。
密歇根州立大学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营养素进行的实验表明,叶面施肥处理比土壤直接处理(土壤灌注、撒布)有效8~10倍。叶面施肥能促进叶绿素的生成、细胞组织的活动以及作物的呼吸增加。叶面施肥触发作物的反应,以增加从土壤中吸收水和营养素。
根据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作物通过叶子吸收营养成分,因此将营养成分撒向作物可以防止营养成分的消耗,使叶子上的光合成(光合作用)更加活跃,增加作物的种子生成。但是过度使用肥料会对叶子造成障碍,会枯死。所以在适当的时期使用正确的肥料种类和数量是必要的。'叶面喷施的营养成分效果取决于制剂形态,如果在适当的时期使用正确的产品,收获量会增加5~10%或以上。
叶面施肥的最佳时机
叶面施肥的最好时间是作物打开气孔(Stomata)的傍晚到清晨。当温度在26.6°C以上、天气热、干燥、水蒸气从作物细胞中消失时,应该停止叶面施肥。研究表明,在正确条件下,95%的液态肥料可以在60分钟内在最小的根部中发现。用正确的营养素进行叶面施肥,对作物来说是最好的施肥方法。
叶面施肥的具体方法
- 在作物适当的生长阶段和时期,采用熟练的喷洒(撒布)方法,使用最佳材料的肥料液体,可以带来最高效益。
- 高温和低温胁迫下的作物需要特别帮助。选择合适的物质进行叶面施肥,对生长条件不佳的作物最为有益。
- 两个简单的规则:
- 当大气温度和湿度之和为135或低于135时,进行叶面撒布。
- 大气温度低于土壤表面温度时,进行叶面撒布。
叶面施肥的关键要点
叶面施肥的重要性在数年前就被密歇根州立大学证明。该实验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营养素进行试验,证明叶面施肥的效果是将营养成分直接处理到土壤中的8~10倍。
但是,叶面施肥也有其注意事项:
- 最佳施肥时间为凌晨3点到上午8点,下午5点以后。通常从下午到清晨是最佳时间,这是作物的气孔打开的时间。但是,如果温度在26.6°C以上,最好不要进行叶面撒布作业。因为效果会减小。最佳温度为22.2°C或以下。
- 如果天气太热或干燥,最好是在叶子的细胞充满水分、露水聚集在叶子上的凌晨2点到4点之间喷洒。
- 叶面施肥的pH值应控制在6.2~7.0之间。为了调节pH值,可以使用小苏打(提高pH)或柠檬酸、食醋(降低pH)。
- 叶面施肥的效果大约在48小时内就能亲眼确认。如果使用折射糖度计测量,可以在1到4小时内发现差异。
- 施肥时应注意避免因直射光线引起叶烧,选择能提高化肥效果的展着剂和喷管非常重要。
结论
叶面施肥是一种高效、便捷的作物营养补充方法,尤其适用于土壤肥力不足或作物生长受阻的情况。通过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然而,叶面施肥也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如施肥时间、环境条件和pH值控制等,以确保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