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假海马斯”到人体模型:战场诱饵在俄乌冲突中的运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9: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假海马斯”到人体模型:战场诱饵在俄乌冲突中的运用

在俄乌冲突持续的两年多时间里,战场上的高科技装备如远程导弹、无人机和防空系统等备受关注,而一种看似简单的战术装备——战场诱饵模型,却鲜为人知。这种通过制造假目标来迷惑敌人的战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诱饵模型的战术价值

二战时期,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实施了代号“坚忍”的战略欺骗行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在法国加莱对面的英格兰南部,使用数以千计的充气模型打造了一支“幽灵军团”,成功吸引了德军的注意力。这次成功的欺敌行动成为战争史上运用假目标诱饵的经典战例。

图注:二战时期“坚韧”行动中使用的M4“谢尔曼”坦克充气模型,4个人就能抬起。

根据量化研究,在理论上假目标与真目标的比例为1∶1时,可使己方部队的生存率提高40%。如果这一比例提高到3∶1,可使敌方弹药消耗量增加70%,而己方装备的生存概率可提升至60%。

俄乌战场上的“造假之战”

在俄乌战场上,乌军使用尽可能多的诱饵,将俄军火力从高价值目标上引开。最典型的例子是用“假海马斯”保护“真海马斯”。2022年夏季,俄罗斯声称摧毁了44部“海马斯”火箭炮,但当时美国仅提供了16部,俄方战果超过乌军装备量近3倍,实际上他们打掉的几乎都是诱饵。

图注:捷克Inflatech Decoys公司制造的M270多管火箭炮模型,其用户大家都懂的。

除了大型车辆诱饵模型,人体模型的运用也可以显著减少士兵的伤亡。在2022年哈尔科夫战役期间,乌军部署了大量人体模型,以迷惑迎面而来的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当俄军攻击人体模型“防守”的战壕和据点时遭到乌军的伏击而蒙受损失。

图注:俄军在假阵地上布置的假人,制作相当粗糙,但却模拟了吃薯片的细节(右)。

现代战场诱饵模型的技术演进

在现代战争中,由于侦察手段的先进性,简单的充气模型已经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现代战场诱饵的细节越来越丰富,包括旋转的天线、电磁信号发射器等。有些诱饵还装有加热元件,以便欺骗装有热成像仪的无人机。

图注:乌克兰制造的M777型155毫米榴弹炮的假模型,细节很是到位。

辨别真假目标

既然大量模型诱饵出现在战场上,那么如何辨别真假目标就成为俄乌双方的必修课。在很多时候,逼真的诱饵模型往往只有在被摧毁后才会暴露,但大多数诱饵模型可以通过某些蛛丝马迹加以识破。比如在俄军无人机拍摄的一段视频中,一些乌克兰“火炮”呈现出不自然的绿色,而且附近没有人员活动,因此可以判定为假炮。

图注:这辆坦克周围没有发现履带痕迹,难道它是飞到这里的?其实这是一个模型诱饵。

总之,俄乌战场上的现实案例告诉我们,“兵者,诡道”这条古老的用兵哲理并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过时,相反使用诱饵欺骗的战术在现代战场上依然非常有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