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再一上车就开暖风!冬季汽车暖风使用全攻略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42: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再一上车就开暖风!冬季汽车暖风使用全攻略

冬季开车正确使用暖风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正确的方法以及常见的操作误区:

正确使用暖风的方法

  1. 启动车辆后不要立即开启暖风

车辆刚启动时,发动机温度较低,冷却液温度也未上升到正常工作温度。此时开启暖风,不仅不会快速升温,反而会增加发动机的负担,导致油耗增加。正确的做法是先让发动机预热一段时间,一般等水温表指针上升到一定位置(通常是水温达到 50℃以上)后,再开启暖风。

例如,在冬季寒冷的早晨,启动车辆后可以先低速行驶一段距离,让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充分预热,这样既能减少磨损,又能为后续开启暖风提供更好的效果。

  1. 合理设置温度和风量

温度不宜设置过高,一般控制在 22℃-25℃之间较为舒适,过高的温度会使车内空气干燥,让人感到闷热不适,还可能导致驾驶员疲劳和困倦,影响行车安全。

风量应根据车内实际温度和个人感受进行调整。刚开始可以将风量调大,快速提升车内温度,待温度适宜后,适当降低风量,保持车内温暖舒适的环境。

例如,当车内温度较低时,可以先将风量调至三档或四档,等温度上升后,再调至一档或二档。

  1. 选择合适的出风模式

通常有吹脸、吹脚、吹脸和吹脚同时等模式。在冬季,建议选择吹脚和吹脸同时的模式,这样可以使脚部和身体都能快速感受到温暖,同时避免直接吹脸导致的皮肤干燥。

如果车内雾气较大,可以将出风模式调整为吹前挡风玻璃,利用暖风的干燥作用快速除雾。但要注意,在除雾过程中,应将风量调大一些,以提高除雾效果。

例如,在雨雪天气行驶时,前挡风玻璃容易起雾,此时及时调整出风模式为吹前挡风玻璃,并开启外循环,可快速消除雾气,保证视线清晰。

  1. 适时使用内外循环

内循环可以使车内迅速升温,减少热量损失,但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会导致车内空气污浊,含氧量降低,影响驾乘人员的健康。因此,在暖风开启初期,可以使用内循环快速提升温度,待车内温度稳定后,适时切换至外循环,保持车内空气新鲜。

一般来说,每隔半小时左右切换一次内外循环较为合适。如果车外空气质量较差,可以适当减少外循环的使用时间。

例如,在城市道路行驶时,车外空气质量可能受到汽车尾气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外循环的使用时间。

常见操作误区

  1. 上车就开暖风

很多人在冬季一上车就迫不及待地开启暖风,认为这样可以快速取暖。但实际上,此时发动机还未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开启暖风不仅效果不佳,还会增加发动机的负担,使油耗升高。

例如,有些驾驶员在启动车辆后立即将暖风温度调至最高,风量调至最大,结果发现车内温度迟迟无法上升,而且发动机的声音也变得异常沉闷。

  1. 温度调得过高

为了追求快速取暖,一些人会将暖风温度调得过高。这样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让车内变得很温暖,但过高的温度会使车内空气干燥,让人感到不适,还可能导致驾驶员疲劳、困倦,影响行车安全。

例如,在温度过高的车内,乘客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瘙痒等症状,驾驶员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情况。

  1. 一直使用内循环

内循环可以使车内迅速升温,并且减少热量损失。但如果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会导致车内空气污浊,含氧量降低,对驾乘人员的健康不利。

例如,长时间在封闭的车内使用内循环,可能会让人感到头晕、胸闷,尤其是对于老人、小孩和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影响更为明显。

  1. 不开车窗通风

在使用暖风的过程中,很多人担心车内温度下降而不愿意开窗通风。这样会使车内空气越来越污浊,滋生细菌和异味,影响驾乘人员的健康。

例如,长时间不通风的车内可能会出现异味,甚至会引发呼吸道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打开车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内,保持空气流通。

总之,冬季开车正确使用暖风可以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操作误区,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享受温暖舒适的驾驶环境。

本文原文来自易车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