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禁用“栓Q”,多方联动整治网络黑话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3: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校园禁用“栓Q”,多方联动整治网络黑话
近日,武汉市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有学生使用了“栓Q”等网络用语。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对网络黑话和烂梗对学生影响的关注。为此,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也相继出台整治措施。
学生在组词时组了“栓Q”一词。受访者供图
网络黑话的流行现状
- 武汉市某小学语文教师周果在批改学生小朗的作文时,发现“芭比Q了,这下我们都玩完”等网络用语。
- 初二语文教师唐昕在批改周记时,经常看到“我真的会谢”、“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等网络流行语。
- 一些小学生不仅在口头禅中使用网络用语,还在作文、美术作业、课桌涂鸦中频繁出现。
语文教师禁用的网络用语类型
- 中英文混合的网络流行语,如:“芭比Q了”“栓Q”;
- 首字母缩写组成的词汇,如:“YYDS”(代指“永远的神”)、“XSWL”(代指“笑死我了”)、“KDL”(代指“磕到了”);
- 粗俗、谐音词汇;
- 表意不明的词汇,如:“爷青回”“我勒个豆”“显眼包”。
官方整治行动
- 2024年10月11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 2024年10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
网络黑话的来源与传播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默凡指出,网络黑话是一种社群语言变体,最初在互联网小圈层中产生,为了快速传达信息和感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楚新认为,网络黑话的传播得益于即时通讯工具、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以及年轻网民对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追求。
网络黑话的危害
- 对语言规范的冲击:网络黑话的滥用会导致语言规范受到冲击,特别是使用谐音梗及不规范的句式。
- 对青少年的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长时间浸淫在网络黑话中会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健康。
- 对成年人的影响:过度使用网络黑话会影响成年人的语言表达精确性,可能导致“文字失语症”。
网络平台的责任
网络平台在推动网络黑话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前的流行语通过报章杂志等主流媒体传播,有自然的过滤机制。而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则通过平台算法迅速传播,一些词语可能在几周内就被彻底玩坏。
专家观点
- 徐默凡:网络黑话的滥用已经到了需要专项整治的地步,因为它不分场合、不分人群地滥用,甚至被用来引流。这种语言习惯会影响成年人对事情的辨别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
- 黄楚新:网络平台在议程设置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利用算法技术做好内容审核把关,挤压黑话烂梗的生存空间。
- 刘宝俊:学生长期随意使用网络用语,会对其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但一些经过广泛使用的网络用语,如“打卡”“学霸”等,已经进入全民语言体系,可以适当使用。
结语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强调规范中小学汉字书写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热门推荐
教育部最新通知:师德师风成“双师型”教师认定首要条件!
手机投屏全攻略:无线有线多种方式轻松实现手机画面投屏
AI推荐系统落地的实现与应用
机器学习——朴素贝叶斯算法详解与实战
儿童用电安全:从一个插座开始的全面防护
包容是修复爱情的最佳姿势吗?
情感创伤后如何自救?这六个方法太实用了!
麻婆豆腐制作技巧详解:香嫩入味,不放肉照样好吃
赵岩研究组揭示多巴胺再摄取的分子机制和低成瘾风险药物作用机制
多巴胺的真相:揭秘大脑中的“欲望分子”
“世纪老人”的宝贵打捞
荒岛求生:鲁滨逊的烟叶与《圣经》自救之旅
荒岛求生:烟叶、《圣经》与一颗坚韧的心
从《鲁滨逊漂流记》中学到的野外生存智慧
鲁滨逊的生死劫:烟叶、《圣经》与疟疾之战
掌握Ollama模型存储路径设置技巧,提升AI管理效率!
Ollama模型存储路径管理指南
香蜜公园文化季:亲子迷你马拉松欢乐开跑
深圳香蜜公园:300多种植物打造的都市绿洲
尉迟伏阇信:唐代西域文化交流的使者
日本人为何对麻婆豆腐如此上头?
成都十大必吃馆子:从麻婆豆腐到火锅,尽显川菜魅力
秩序维护中心经理教你打造高效职场文化
秩序维护经理:商业运营的秘密武器?
秩序维护中心经理如何打造高效团队?
常州站、常州北站与北广场站:三者有何区别?
东湖村:乡村振兴下的留守生活
东湖村:从南宋古村到现代教育园区的华丽转身
解开“巴盖特”法棍面包的面纱 Baguette--《藏在面包背后的故事》(之五)
团长成长秘籍:职场榜样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