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空腹血糖到运动疗法:第二型糖尿病全程管理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1: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空腹血糖到运动疗法:第二型糖尿病全程管理指南

第二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第二型糖尿病的四种诊断方法,以及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文章还将对比第一型和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第二型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第二型糖尿病,包含以下四种检测方式:

1.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简称FPG)的检测方式为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检测出的血糖值等于或大于126 mg/dl,则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以下简称OGTT)的方法为口服含75g葡萄糖溶液经过2小时后,测得的血糖值等于或大于200 mg/dl,就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

3. 糖化血色素

检测糖化血色素(又称为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简称 HbA1c、A1C)可以检测出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当等于或大于6.5% ,则可能有糖尿病。而这个检测方式,建议在另一个时间测第二次会比较准确。

4. 随机血糖

一天当中任何时间都可以测量,包含进食后。当测出的血糖值等于或大于200mg/dl,且伴随糖尿病症状,如频尿、经常口渴、体重减轻等,就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简称 ADA)建议,从45岁开始养成固定检查第二型糖尿病的习惯,尤其是如果你的体重过重。若结果正常,建议每3年做1次测试,如果检测结果接近标准的上限,建议最好咨询医生下次的检查时间为何时。

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疗

第二型糖尿病并不能完全被治愈,最佳的情况是维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型态,免除过多的药物控制。建议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佳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方法,不外乎从生活习惯和作息等方面着手,如下:

  • 减肥
  • 健康饮食
  • 定期运动
  • 正确使用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 血糖监测

减肥

减肥可以降低血糖,即使只是减少体重的5~10%就具有些微效果了,最理想的是持续减重,减少至少7%体重,对血糖才有更明显的影响。控制份量和食用健康食品是开始减轻体重的简单方法。

健康饮食

虽然糖尿病患没有所谓专属或固定的饮食方法,但是必须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 减少热量摄取
  •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甜食)
  • 减少摄取饱和脂肪
  • 多摄取蔬菜和水果
  • 多摄取含纤维的食物

多运动

每个人都需要规律运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更需要。你可以选择你喜爱的活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最好可以把这些当作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你稳定血糖。每次运动3060分钟的中度运动,如果是剧烈运动则1530分钟。建议从事任何运动前,先咨询医生强度和难度适不适合自身。

上述这些如果都控制良好的话,不仅可以帮助稳定血糖,也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第一型与第二型的差别与诊断

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明显差别在于发病年龄,因为第一型发病主因是由于先天性的缺乏胰岛素所致,而第二型虽然也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多是受后天环境因素而引发,所以第一型糖尿病通常发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而第二型糖尿病则更常见于成人。

其他差异:发病时程、体形、有无抗体

我们曾在《认识糖尿病症状与治疗方法》这篇文章中提及,第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脏受到自己免疫系统的攻击所造成,因此发病时程较短且突然,症状也容易在早期被发现和诊断;相对而言,第二型糖尿病会先经过“糖尿病前期”的阶段,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得透过测血糖或等到出现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是糖尿病患。而以症状来说,常见糖尿病症状都是因为血糖过高而造成,因此其实两者并无明显差别。

如果被断出罹患糖尿病,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检测,来区分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从血液检测的话,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一种称为穀醯酸脱羧脢的自体抗体(或称麩胺酸脱羧酶自体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简称GAD-Ab)。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除体形普遍较第一型患者胖,体内也不具有此种抗体。

除了上述测试外,医生也会测量血压并定期采集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测胆固醇水平、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等。

眼睛和脚部的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常见并发症,详细介绍请见: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认识4种糖尿病神经病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