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孔子诞辰2575年:重温古代成人礼仪与“仁礼”思想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6: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孔子诞辰2575年:重温古代成人礼仪与“仁礼”思想

2024年9月28日,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隆重举行,以“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为主题,采用现场活动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向海内外展示儒家思想文化的魅力。

这场盛大的祭孔大典,不仅是对孔子的缅怀,更是重温古代礼仪、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时刻。孔子一生倡导“仁礼”思想,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强调礼仪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在古代,冠礼和笄礼作为重要的成人礼仪,正是孔子“仁礼”思想的具体体现。

01

冠礼:男子成年的仪式

冠礼是为跨入成年的男子举行的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这一仪式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

冠礼的流程严谨而庄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筮日:通过占卜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体现了古人对仪式的重视。

  2. 戒宾:提前通知宾客,选择德高望重者担任正宾,负责主持仪式。

  3. 三加之礼:这是冠礼的核心环节,分三次加冠,每次都有其特殊含义:

    • 始加:戴上缁布冠,提醒年轻人不忘祖先的艰辛创业。
    • 再加:戴上皮弁,象征可以成为一名战士,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
    • 三加:戴上爵弁,表示具备参与政事的资格,要以君子之德要求自己。
  4. 取字:由嘉宾为受冠者取一个“字”,用于平辈之间的称呼,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

02

笄礼:女子成年的仪式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称为“笄礼”,也叫“加笄”。古代女子15岁即可许嫁,许嫁后加笄,才可取字,“待字闺中”就是指女孩子名花无主,尚无婚约。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

笄礼由母亲担任主礼者,选择亲姻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主宾。主宾为将笄者加冠笄、取字,不过女子笄礼只有一加。其余礼节与男子冠礼基本相似。

03

“仁礼”思想的当代意义

孔子强调“仁”是做人的基础,认为有仁德是做人的前提,人要“成人”,就应当“求仁”。一个人有了知识,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然后再接受仁义礼乐教化,才能具备“成人”的德行。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举行传统的冠礼和笄礼,但这些礼仪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依然重要。它们提醒我们,成年不仅意味着生理上的成熟,更意味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礼仪规范约束自己。

正如2024年祭孔大典的主题“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所表达的,孔子的“仁礼”思想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指南,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世界大同的重要理念。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重温古代成人礼仪,重拾孔子的教诲,对于培养有责任感、有道德、有担当的青少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