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严查低速电动车,吉林出台五项上路新规
全国多地严查低速电动车,吉林出台五项上路新规
近日,吉林市交巡警部门启动老年代步车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此次整治行动要求老年代步车上路必须满足五项条件:持有驾驶证、办理机动车号牌或备案登记、遵守最高时速限制、在规定道路行驶以及缴纳交强险。
这一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事故数量和造成的死亡人数逐年增长。仅北京市在2022年就发生由低速三、四轮车引起的交通事故131起,死亡人数达138人。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指出,低速三、四轮车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不仅因为“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还反映出很多低速三、四轮车并不符合相关生产标准和技术要求。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做过一次碰撞测试,试验模拟了在32km/h的碰撞速度下,3款低速三、四轮车与前方壁障正面撞击的情况,结果令人咋舌。测试结果显示,驾乘3款试验产品的假人驾驶员在遭遇撞击后,其颅骨、肋骨、股骨等多个部位都有骨折的风险。
整治措施
此次整治行动要求老年代步车上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持有驾驶证:年龄超过70周岁的驾驶人需要提交体检报告才能驾车上路。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七十四条规定,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每个记分周期都要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
办理机动车号牌或备案登记:低速电动四轮车上路行驶,不仅需要持有驾驶证,还要完成车辆注册登记,悬挂机动车号牌或备案登记号牌。只有完成实名制,才能更好地确保道路行驶安全。无牌机动车禁止上路行驶。
遵守最高时速限制:低速电动汽车的设计时速一般为40公里,安全性相对较高。如果上路,一定要避免改装时速,否则既不安全,还会被处罚。
在规定道路行驶:不同的道路类型都有时速要求,而老年代步车速度慢,在一些道路上就不能行驶,比如高速公路、主干道等特定道路上。驾驶人切勿忽视安全,执意开车上路。
缴纳交强险:作为机动车,上路之前要缴纳交强险。切勿为了省钱无保险上路,否则不但会被处罚,若出现事故无力赔偿还会徒增烦恼。
影响分析
此次整治行动将对老年人的出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这将有效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出行需求。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探索替代方案,包括推广新国标电动自行车、A00级别新能源汽车以及合规三轮车等。
解决方案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速度适中,一般最高时速不超过25km/h,易于操控,适合老年人日常短距离代步。车辆配备基本的刹车、照明等安全设施,且停车方便,可轻松停放在小区、超市等地方。只需上好牌照,驾驶员无需持有驾照即可上路,上路门槛低。
A00级别新能源汽车:如五菱宏光MINI、奇瑞小蚂蚁等车型,尺寸与常见的低速电动四轮车相近,但安全性更有保障,车辆均进入工信部目录。其最高时速一般在40公里/小时左右,能满足老年人的长途出行需求,车内通常配备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刹车系统等安全配置,舒适性也较高,一般采用四座设计,适合家人一同出行,但需要持有C2及以上驾照才能合法驾驶。
合规三轮车:包括货运三轮车、休闲三轮车等,只要认准3C认证、合格证以及车辆一致性认证的合规车型,均可合法上牌上路。这类车采用三轮结构布局,车身行驶稳定、不易侧翻,载人出行便捷,部分车型还具备较大的储物空间,适合老年人代步及采购货物等日常使用,但上路需要持有对应车型驾驶证。
结语
此次整治行动体现了政府部门对道路安全的重视,也反映了对老年人出行安全的关心。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选择。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能够实现道路安全与出行便利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