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国人血脂异常,最新指南发布饮食管理方案
29.6%国人血脂异常,最新指南发布饮食管理方案
高血脂症,这个听起来有些遥远的医学名词,其实已经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根据2023年全国体检数据分析,我国血脂异常的标化检出率高达29.6%,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近3人存在血脂异常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年男性和老年女性是高发人群,东北地区更是以33.0%的检出率位居榜首。
高血脂症并非简单的血液指标异常,它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因此,科学管理血脂水平,尤其是通过饮食调整进行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饮食管理的核心要点
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为我们提供了权威的饮食管理方案。指南指出,合理膳食是血脂管理的基础,其核心原则包括:
限制油脂摄入总量:每日油脂摄入量应控制在20-25克,相当于2-3勺植物油的量。同时,建议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替代动物油和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
避免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因为它们会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水平。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500克以上,水果适量。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
重视全谷物和膳食纤维:全谷物、杂粮和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吸收,改善血脂状况。
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对于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危以上人群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每日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具体饮食调整方案
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肥肉、奶油、黄油等。过多摄入会显著升高LDL-C水平。建议选择瘦肉,适量食用,同时减少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和Omega-6等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鲭鱼)、坚果和种子是优质来源。但需要注意的是,坚果虽好,但热量较高,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30克左右。
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吸收,推荐每日摄入25-40克。燕麦、豆类、全谷物和各种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的摄入,增加全谷类粗粮的比例。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管理的有力补充
除了饮食调整,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样重要。《指南》建议:
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血脂代谢,应尽量避免。
管理压力: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高血脂症的饮食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我们建立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合理膳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远离高血脂症,更能全面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