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雍正三年大手笔:圆明园首次扩建奠定“万园之园”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1: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雍正三年大手笔:圆明园首次扩建奠定“万园之园”

雍正年间,圆明园迎来了首次大规模扩建,这一工程始于雍正三年(1725年)。扩建内容包括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殿等重要建筑,以及在园南增建宫廷区,严格模仿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这次扩建使圆明园成为长期居住的离宫御苑,奠定了其日后成为“万园之园”的基础。雍正帝的扩建工程不仅提升了圆明园的规模和景观价值,也为后续乾隆时期的进一步扩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1

扩建工程的具体内容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决定将圆明园从一座普通的赐园扩建为一座功能完备的离宫御苑。此次扩建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中轴线南延与“外朝”建设:在原赐园的南面新建了三进院落,第一进为大宫门及左右朝房,第二进为二宫门“出入贤良门”,第三进的正大光明殿作为皇帝上朝听政之所。此外,还建有勤政亲贤殿用于日常政务处理。

  2. 园林空间的拓展:在原赐园的北、东、西三面进行拓展,将沼泽地改造为河渠水网,形成多个水流萦回、岛堤穿插的局部园林空间。

  3. 福海景区的营建:开挖了广阔的福海,并在四周配置多处建筑群组,如接秀山房、澡身浴德、夹镜鸣琴等,形成了完整的景区布局。

02

扩建后的功能定位

扩建后的圆明园不再仅仅是一座皇家园林,而是兼具“园苑”和“宫廷”双重功能的特殊场所:

  1. 政治功能:正大光明殿成为皇帝处理朝政、接见外藩的重要场所,勤政亲贤殿则用于日常政务处理。宫廷区的设置使得圆明园在皇帝园居期间能够替代紫禁城行使部分政治职能。

  2. 文化功能:圆明园内不仅有精美的园林景观,还设有藏书楼、书房等文化设施。乾隆皇帝曾多次在园内举行诗文雅集,使之成为清代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03

历史影响

雍正年间的这次扩建对圆明园乃至整个清代园林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奠定“万园之园”基础:经过扩建,圆明园的面积达到3000余亩,形成了28处重要建筑群组,为其日后成为“万园之园”奠定了基础。

  2. 开创“园居理政”传统:圆明园作为兼具政治与文化功能的离宫御苑,开创了清代皇帝“园居理政”的先河,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晚清时期。

  3. 影响后续扩建:乾隆时期对圆明园的进一步扩建正是在雍正时期奠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长春园、绮春园等附园的建设,以及更多江南园林风格景致的引入。

雍正年间对圆明园的扩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园林建设,更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文化布局。它不仅改变了圆明园自身的性质与功能,也影响了整个清代的政治文化格局,为“康乾盛世”的园林建设高潮拉开了序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