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苹如:预警汪精卫叛国的上海滩特工
郑苹如:预警汪精卫叛国的上海滩特工
1938年8月的一个夜晚,上海滩最豪华的酒店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日本首相的亲信早水亲重正与一群日本军官和汪精卫的亲信们谈笑风生。在他们身边,一位身着旗袍的年轻女子正轻声哼唱着日本民谣,她就是郑苹如,一个即将改变中国抗战历史的女子。
从良家小姐到特工女王
郑苹如,1918年出生于上海,父亲郑钺是国民党元老,母亲木村花子则是日本贵族后裔。这样的家庭背景,加上她出众的外貌和才华,让她成为了上海滩的社交名媛。然而,当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位原本无忧无虑的富家女,毅然决然地走上了特工之路。
1938年,在中统的邀请下,郑苹如正式成为一名特工。她利用自己半日本人的身份和流利的日语,很快就在日伪高层中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她不仅在日军报道部新闻检阅室任职,还在军部电台担任播音员,甚至成为了日本上海特务机关长片山大佐的私人秘书。这些身份,为她获取重要情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预警汪精卫叛国
1938年8月的那场宴会上,早水亲重无意间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汪精卫可能有叛国的迹象。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郑苹如的警觉。她不动声色地继续与早水亲重周旋,同时暗中将这一重要情报传递给了重庆方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重要情报并未引起国民政府的足够重视。他们一方面认为汪精卫是国民党元老,不会轻易叛国;另一方面也对郑苹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子获取的情报表示怀疑。结果,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果然发出“艳电”,公开投靠日本,成为中国抗战史上最大的汉奸。
刺杀丁默邨: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战
汪精卫叛国后,丁默邨和李士群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6号”特务机构,对抗日志士进行残酷镇压。为了打击“76号”的嚣张气焰,中统决定刺杀丁默邨。
郑苹如再次被委以重任。她利用丁默邨好色的特点,主动接近并取得了他的信任。在一次约会中,她假装撒娇,邀请丁默邨到自己家中。然而,当他们到达郑苹如家附近时,丁默邨突然感到不安,拒绝下车。第一次刺杀行动因此失败。
第二次行动中,郑苹如又以要圣诞礼物为由,将丁默邨约到西伯利亚皮草店。然而,丁默邨再次察觉到异常,匆忙逃离现场。这次行动虽然失败,但丁默邨已经对郑苹如产生了怀疑。
英雄的最后时刻
刺杀失败后,郑苹如被捕。在审讯中,她机智地将暗杀行动说成是因情感纠葛而起,成功保护了中统的其他同志。然而,最终她还是没能逃脱汪伪政府的魔爪,于1940年2月被处决,年仅22岁。
郑苹如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战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不仅预警了汪精卫的叛国行为,还成功获取并传递了大量重要情报。她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一段传奇,也让她赢得了“民国第一美女特工”的美誉。
在台湾军情局内部的《情报典范人物》一书中,郑苹如被誉为特工楷模,她为国家情报付出生命,无怨无悔。这位出身名门的女子,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她的一生,正如她最喜欢的那首歌《何日君再来》中所唱的那样:“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