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餐桌礼仪助你成为社交达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7: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餐桌礼仪助你成为社交达人

在社交场合和家庭聚餐中,遵循良好的餐桌礼仪,不仅能让用餐过程更加愉快和谐,还能展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自身的修养。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供大家参考。

01

基本餐桌礼仪规范

入座有序

进入餐厅后,应等待主人或长辈先入座,然后依次入座。入座时要轻而稳,避免弄出声响。如果是圆桌,正对大门的位置通常为主位,通常由长辈或重要人物就座。

餐具使用得当

了解各种餐具的用途,正确使用刀、叉、勺等 。刀用于切割食物,叉用于固定食物和将食物送入口中,勺用于喝汤和吃流食。使用餐具时不要挥舞,避免碰到他人或发出不必要的声响。

餐巾摆放正确

入座后将餐巾展开平铺在大腿上,用餐过程中,如果需要离开座位,应将餐巾放在椅子上,表示自己还会回来;用餐结束后,将餐巾折叠好放在桌子上。

点菜有讲究

多人聚餐时,点菜应考虑到每个人的口味和饮食禁忌,避免只点自己喜欢的菜。适当询问他人的意见,共同选择合适的菜品。如果时间允许,等大多数客人到齐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作为公务宴请,控制预算非常重要,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关键。

尊重他人选择

不要对他人点的菜表示不满或批评,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如果有特殊的饮食需求,可以提前告知服务员或主人。

等待上菜

上菜前不要急于动筷,耐心等待所有人的菜品都上齐后再开始用餐 。如果等待时间较长,可以轻声与他人交谈,但不要大声喧哗。

文明用餐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积极参与文明餐桌行动,争做“节俭养德,文明用餐”的宣传者、实践者、监督者,营造文明、健康、环保、节约的就餐氛围。文明用餐,遵守公共道德规范,自觉排队用餐,不在餐饮场所肆意喧哗。

夹菜有礼

夹菜时要用公筷或公勺,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在菜盘中翻搅。夹到的食物不要放回菜盘中,避免影响他人食欲。

不挑食、不浪费

尽量尝试各种菜品,珍惜食物,避免浪费 。如果吃不完,可以打包带走。

交谈适度

用餐过程中可以适当交谈,但要注意话题选择和音量控制,不要谈论敏感话题或大声争吵,以免影响他人用餐心情。

饮酒适度

如果有饮酒,适量饮用,不要贪杯。敬酒时要注意顺序和礼仪,不要强行劝酒。对于不饮酒的人,不要勉强。

离席得体

用餐结束后,等主人或长辈先离席,然后再依次离开。离开时要向主人和其他用餐者表示感谢,并将自己的座位整理好。

02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源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餐具使用

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筷子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而刀叉的使用则相对简单。在使用筷子时,应注意不要将筷子插在碗中,不要用筷子敲击餐具,取菜时不能站起夹菜,不能在盘中挑来挑去。刀叉的使用则需要注意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食指在上方固定餐具,其余手指握着柄,以刀将食物切成一口大小,再用叉将食物放入口。

入座位置

在中国,一般是客齐后在入席,而且座位是按长幼顺序来坐。座次“尚东为尊”、“面朝大门为尊”。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西方国家以女士优先为主,讲究绅士风度。

食物摆放

中餐是一次性的上完每道菜,大家共享所有的食物。而西方用餐,所有人各自有自己的一套餐具,菜品是吃完一道后再上另外一道菜。在对食物的要求方面,中国不需要客人把所有的菜吃完,而西方,将自己所盛食物吃完是一种礼貌,对主人的尊重。

餐桌气氛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息,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03

餐桌礼仪背后的文化内涵

餐桌礼仪不仅仅是关于用餐的规范,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尊师敬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尊师敬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尊师敬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传统美德。

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鲜明,中国人在行事风格上更多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群体主义精神”、“以和为贵”等等,这与中国古代长时间处于农业社会状态紧密相关。农业社会时期群体成员虽然分工协作,但是农业成果共享,即采取大一统的集体主义方式生活,每个个体对集体都有一种依赖和捆绑,从而形成了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民族精神——内敛、保守、群体意识较强,鲜明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尊卑有序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形成了中国人“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伦理纲常,试图以此作为一种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达到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状态。但到了阶级社会,统治者为了统治阶级的地位与权威,反而利用伦理纲常来建立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使其成为一种法律典章,不断向封建专制统治的方向发展,最终演化成为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制度。这种尊卑等级制度对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影响很深,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都比较看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地位,具有很强的等级观念。

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打天下,到现如今生活富裕时期餐饮习惯上“以俭为美”精神的倡导,无处不显示着勤俭节约精神在我国历史传承中的重要性。比如,在点餐时要懂得一人一道菜,此举就是在以尊重为前提的基础上,强调勤俭节约,多点就不合适了,这时候甚至服务员也会提醒菜量多少,以供参考。除此之外,吃不完的饭菜建议打包带走,这些都是中国饮食礼仪活动中体现出的中国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

敬人律己

中国饮食礼仪以敬人律己为基本原则。意味着在饮食礼仪中强调对他人的尊敬以及对自己的约束。在宴请时,中国人讲究面子和排场,通常为客人准备丰盛的美酒佳肴,菜品讲究双数、要有菜有肉有汤、讲究色香味,充分体现对客人的尊重;餐具主要以碗、盘、杯、匙、筷为主,其中筷子的使用独具中国特色。用筷礼仪讲究手指均匀用力,不能用筷子指人或将筷子插到碗中,不能用筷子敲击餐具,取菜时不能站起夹菜,不能在盘中挑来挑去,充分体现对自己的约束。

04

实用餐桌礼仪小贴士

西餐餐具的摆放与使用

西餐厅会一次过将餐具都放置在餐桌上,不想到时不知如何反应,以下就来认识一下这些餐具都如何摆放:

  • 餐叉及餐刀:通常放在距离客人最近的左右位置,吃主菜时使用
  • 甜品叉及匙羹:通常比起主菜餐具更小,放在较外位置,吃甜品时使用
  • 沙津叉:通常放在最左边,吃前菜时使用
  • 汤匙:通常放在最右边,喝汤时使用
  • 餐巾:通常放在碟子上或沙津叉旁边
  • 面包碟:通常放在左前方,吃前菜面包时使用(有时会配上牛油刀)

西餐餐具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不用担心要一次过记住,大部分西餐厅都会根据上菜次序(前菜、汤、主菜和甜品)来摆放餐具,大家只需要由外到内(由最左或最右开始)依次序使用餐具即可。

刀叉的正确使用方法

吃西餐最常用一定是刀和叉,而它们正确的使用方法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如果你是左撇子也可以转成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左右手拿好相应餐具后,注意食指在上方固定餐具,其余手指握着柄,以刀将食物切成一口大小,再用叉将食物放入口。

餐桌礼仪刀叉摆放方式

餐桌上刀叉摆放的方式也有不一样的意思,大家在吃西餐时可以留意:

  • 休息中(示意侍应不必收走这道菜):刀叉在碟上交叉 / 呈「八」字摆放
  • 已吃完这道菜(示意侍应可收走):刀叉在碟上平衡摆放(头部向12或4点钟方向)
  • 表示好吃:刀叉在碟上平衡摆放(头部向3点钟方向)
  • 正在等待下一道菜:刀叉呈「十」字交叉摆放

餐巾的使用方法

大部分餐桌上都会备有一张餐巾(放在餐桌或碟子上),客人可以将餐巾铺开放在大腿上,避免食物掉落弄脏衣服,用餐期间也可以用 来轻轻抹嘴。

如果用餐期间需要离开座位,应该将餐巾放在椅子上,示意自己只是短暂离开。吃完后可以将餐巾对摺再放在左手边。

其他注意事项

  • 食物渣滓不能放在餐桌上,应集中放在自己碟子边沿
  • 不应在餐桌上整理仪容,如补妆、整理头发或使用牙签
  • 分享食物时,可以拿起盘子传给右边的人,或帮对方拿着盘子
  • 不要越过别人拿取食物或物件,如果食物离自己太远,应主动开口请别人帮忙
05

餐桌礼仪与现代社交

在现代社会,餐桌礼仪不仅是基本的生活技能,更是展现个人社交能力和魅力的重要途径。掌握这些餐桌礼仪,不仅可以让你在各种场合中游刃有余,更能提升你的整体社交能力,成为真正的社交达人。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朋友聚会,这些实用的餐桌礼仪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社交利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