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例机器人手术!医院精准微创新时代已到来
3000例机器人手术!医院精准微创新时代已到来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完成第3000例机器人手术,标志着医院精准微创手术技术迈入新阶段。其中,一位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后,不仅成功切除了肿瘤,还保留了肛门功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不久前,徐先生因低位直肠癌合并狭窄骨盆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寻求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尤其是对于狭窄骨盆的男性患者来说,由于解剖空间狭窄,手术操作受限,难以精准切除病灶。“徐先生属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其直肠肿瘤距离肛门只有4厘米,传统手术方法需要行永久性肠造口,术后肯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胃肠外科主任沈伟告诉记者。综合考虑下,沈伟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术中,机械臂灵活穿梭,3D高清放大视野下,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在沈伟主任的操控下,达芬奇机器人精准辨别神经、血管及肿瘤边界,深入狭小盆腔,精确剥离病变组织,完整切除肿瘤,并成功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成功完成,徐先生不仅摆脱了肿瘤的困扰,还保住了肛门,术后恢复迅速,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展示了达芬奇机器人在复杂手术中的巨大优势。
该例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成功,不仅是胃肠外科沈伟主任团队的第400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也标志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总量突破3000例。据悉,自2019年医院引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以来,不断拓展应用范围,覆盖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肝胆外科等多个学科,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微创、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眼下,达芬奇机器人已经作为常规手术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开展,其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使其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首选。它的优势在哪里?沈伟介绍,机器人的3D高清可放大手术视野,清晰度提升,医生可精准辨别神经、血管及肿瘤边界。其灵活多关节机械臂突破传统腹腔镜操作限制,可深入狭小区域完成精细操作。颤动过滤及精准缝合手术稳定性更高,极大限度保护神经和组织。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外科技术水平,也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