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贵州革上村:科技赋能传统制茶,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6: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贵州革上村:科技赋能传统制茶,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黄茶研制第四代传人宋加兴正带领村民们探索一条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茶产业发展之路。作为革上村黄茶制作的领军人物,宋加兴深知制茶的关键在于对温度与湿度的精准控制。他强调:"手工茶的制作我们不戴手套,不戴口罩,就是为了更直接地感知茶叶的状态。在车间里面,要效仿到手工茶,就是把细致的研制工艺形成生产标准。"

01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革上村拥有156棵百年以上的古茶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革上村积极创新茶产业发展思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古茶产业。2022年,该村种植茶园120余亩,并争取资金种植500亩茶园。

02

校企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为了突破技术瓶颈,革上村与贵州大学茶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贵州大学在革上村建立了博士工作站,每年博士团队深入茶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针对每期种植与加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将优良品种应用于下期种植。

03

黄茶制作的关键工序

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相似,但多了一道关键的"闷黄"工序。这道工序是黄茶品质形成的关键,通过湿热作用引起后发酵,使茶叶呈现出特有的黄色外观和香气。黄茶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鲜叶采摘:选择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为原料,要求叶片完整、无病虫害,色泽鲜嫩。

  2. 杀青:通过高温(200-250℃)抑制酶活性,防止氧化变色,并奠定茶叶基础品质,持续约10-15分钟。

  3. 揉捻:塑形的关键步骤,通过机械力卷曲叶片,影响最终外形与滋味。

  4. 烘干:去除水分以稳定品质并便于保存。温度通常保持在80-90℃,时间约为2-3小时。

此外,黄茶还经历了萎凋、堆闷等环节,其中堆闷是区别于绿茶的独特工序,通过湿热作用促进茶叶内含物转化,形成黄色外观及特殊风味。

04

产业创新带动村民增收

黔西南州华曦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灿介绍,通过模式改良与产业升级,茶青的附加值大幅提升。以春茶为例,农户自家的茶青(一芽一叶)市场价为30元/斤,利润只有10元/斤。而通过改良后的生产模式,原料成本提升至120元/斤,加上加工费20元/斤(干茶),综合成本为140元/斤,春茶正常市场价可达200-240元/斤,除去综合其他费用外,每斤净利润有60-80元的增收收益。

在茶叶销售方面,革上村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一些村民以夫妻店的形式经营,既能制茶又能卖茶,降低成本并解决留守人员问题。这些店铺集中后将自然形成茶青和茶干的交易市场,外来客户可通过研发基地对接标准茶的生产,形成抱团发展模式。

05

未来展望

革上村第一书记王清斌表示,未来,革上村将继续创新茶产业发展思路,建立古茶复壮研究工作室,进一步与贵州农科院、贵州大学茶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和保护古茶品种,进行育苗研究。建设古茶育苗种植基地,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的要求,坚持发展和改造并举,强化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茶园基地生产能力。

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革上村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茶产业之路。在宋加兴等制茶匠人的带领下,革上村的黄茶产业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也增加了村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