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口再降37万,老龄化加剧
黑龙江省人口再降37万,老龄化加剧
2023年,黑龙江省人口再次减少37万,年末常住总人口降至3062万人。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黑龙江省人口持续流失的严峻现实,也凸显了人口问题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
人口流失:双重因素叠加
黑龙江省人口减少的趋势已持续多年。从2010年的3833万人到2023年的3062万人,十三年间累计减少了771万人。这一显著的人口变化,主要由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人口外流和自然减少。
人口外流是黑龙江省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减少79万人,其中只有约2万人是自然减少,而人口净流出约77万人。即使在自然减少成为主要因素的2022年,仍有约8万人净流出。
自然减少方面,黑龙江省面临着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双重压力。2023年,黑龙江省的出生率仅为2.92‰,在全国31个省份中垫底,而死亡率高达9.84‰,同样位居全国最高。这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多年为负,2023年更是达到-6.92‰的历史新低。
老龄化加剧: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人口减少的同时,黑龙江省的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截至2023年底,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8.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比例不仅反映了人口结构的失衡,也预示着未来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将面临更大压力。
应对措施:多管齐下谋发展
面对人口流失和老龄化加剧的双重挑战,黑龙江省正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
在鼓励生育方面,哈尔滨市率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二孩和三孩家庭每月分别给予500元和1000元育儿补贴,对购买新建住房的二孩和三孩家庭,分别给予1.5万元和2万元购房补贴。同时,还推出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政策和租赁住房提取额度上浮等措施。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黑龙江省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程序,吸引外来投资,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留住本地人才。
专家建议:科技赋能银发经济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专家建议通过科技赋能发展银发经济。在近期召开的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多位专家指出,应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发展智慧康养服务,建立普惠社区照护服务体系。同时,鼓励老年人创新创业,发挥“智慧红利”,实现积极老龄化。
结语:人口问题关乎未来
黑龙江省的人口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性问题,也是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挑战的缩影。它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兴衰,更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