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影响超1亿人,北京协和专家详解诊断与治疗
慢性鼻窦炎影响超1亿人,北京协和专家详解诊断与治疗
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旨在引起公众对鼻部健康的关注。值此之际,让我们聚焦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慢性鼻窦炎,听听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怎么说。
什么是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头面部胀痛以及嗅觉减退等。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专家齐航指出,当炎症局限于鼻腔时为鼻炎,当疾病累及范围扩大到鼻窦时,则为鼻窦炎。据统计,我国超过1亿人群受到慢性鼻窦炎的影响。
如何诊断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病程。当患者出现鼻塞、鼻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中的两种以上(其中鼻塞或鼻涕为必备症状),且病程超过12周时,即可初诊为慢性鼻窦炎。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吕威强调,应及时就诊,进行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慢性鼻窦炎的发病原因
慢性鼻窦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过敏反应、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解剖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而鼻窦炎也可继发于鼻窦真菌感染、口腔牙源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等系统疾病。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案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推荐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鼻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鼻腔冲洗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医生会评估内镜鼻窦手术的必要性。手术可以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鼻窦通气和引流。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进行鼻腔清洁等。
专家提醒
慢性鼻窦炎若不得到及时治疗与控制,会加重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其他疾病的症状,影响全身健康。因此,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提醒,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超过12周,需要及时就诊,接受规范化诊治。
值此全国爱鼻日之际,让我们更加关注鼻部健康,重视慢性鼻窦炎的预防和治疗。通过科学的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