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幼小衔接新政策出台,家长如何助力孩子顺利过渡?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1: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幼小衔接新政策出台,家长如何助力孩子顺利过渡?

近日,教育部发布最新幼小衔接政策,强调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推动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广大家长的热议和关注。如何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成为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01

家长的困惑:要不要提前学?

很多家长像廖女士一样,担心如果不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孩子会跟不上进度,输在起跑线上。这种焦虑情绪在家长群体中普遍存在。然而,专家指出,科学的幼小衔接并非简单的知识衔接,而是要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多个方面。

02

四大准备,助力平稳过渡

身心准备:培养积极心态

  1. 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通过绘本阅读、与小学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其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2. 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家长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对待幼儿,及时回应其合理需求。同时,通过亲子活动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控情绪。
  3. 鼓励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每天的户外运动时间,培养孩子的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力,为其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生活准备:培养自理能力

  1. 调整一日作息: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培养其时间观念和规律作息的习惯。
  2. 学会劳动和生活自理:指导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如厕、整理物品等,并鼓励其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孩子了解校园、社区等环境的安全信息,学会在遇到危险时正确求助。

社会准备:培养交往能力

  1. 丰富交往经验:创造机会让孩子结识新朋友,学习合作与协商解决问题。
  2. 增强责任感:肯定孩子的诚实守信行为,培养其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 激发归属感: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其对家庭、班级、社区的归属感。

学习准备:培养学习兴趣

  1. 保护好奇心:尊重孩子的好问天性,支持其探究行为,鼓励分享发现和观点。
  2. 培养专注力: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韧性,帮助其学会专注完成任务。
  3. 提升学习兴趣:带领孩子接触大自然,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开阔视野,积累经验。
03

家校社协同,共促科学衔接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的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该校通过开设校园体验课、组织教师交流会、密切家校沟通、拓展社会支持资源等方式,构建了科学的幼小衔接体系。这表明,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需要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04

给家长的行动建议

  1. 转变观念:摒弃“提前学”的错误认知,将重心放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习惯上。
  2. 积极沟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困惑,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引导。
  3. 参与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各类活动,包括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兴趣小组等,培养其综合素质。
  4. 家校配合: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制定科学的衔接方案。

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注重知识的提前学习。通过科学的衔接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能力,才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