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咖啡庄园:生态种植与文旅融合的绿色创新模式
普洱咖啡庄园:生态种植与文旅融合的绿色创新模式
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天玉庄咖啡庄园的200亩咖啡树正迎来丰收季。一串串红彤彤的咖啡果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庄园主理人玉吨介绍道:“我们主要种植阿拉比卡豆,预计产量在200吨左右。”
天玉庄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独特的生态种植模式。庄园内种植了6000余株灯台树、坚果树、樱花树等乔木植物。“这些高大乔木不仅能防虫,还能为咖啡树遮阴,延长咖啡果的生长期,让果实更大,品质更佳。”玉吨解释道。
这种生态种植模式是普洱咖啡庄园的缩影。作为“中国咖啡之都”,普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4.59%,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近年来,普洱市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咖啡种植,推广标准化咖啡园建设,实施中低产咖啡园改造,目前全市咖啡种植面积达67.9万亩,生豆产量5.80万吨。
在经济效益方面,2022-2023产季,普洱市咖啡产量达到5.13万吨,实现综合产值63.03亿元。以来珠克咖啡庄园为例,该庄园通过新建森林咖啡馆、水景广场、民宿和森林温泉泡池等设施,丰富了庄园的旅游业态,2022-2023产季发放鲜果款650万元,覆盖群众86户286人,带动群众户均增收7.56万元。
在社会效益方面,普洱咖啡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据统计,2023年普洱咖啡庄园实现营收1亿元,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高品质的咖啡,还能参与采摘、晾晒等环节,深入了解咖啡文化。
在生态效益方面,普洱咖啡庄园的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升了咖啡品质。同时,普洱市还建立了生态产品地方标准,科学制定“普洱市普洱茶十项标准”,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从常规的48项提升至108项。普洱咖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
展望未来,普洱咖啡产业正朝着文旅融合、碳汇交易等方向创新发展。目前,普洱市已建成13个咖啡庄园,入选省级精品咖啡庄园5个。同时,普洱市还启动了碳账户平台建设,探索“国家储备林+森林康养+碳汇交易+林下经济”的发展新路子。
普洱咖啡庄园的绿色生态模式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全球咖啡种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种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